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

蒙格主義

蒙格的謙遜,表現在對「未知」的尊重與崇敬。雖然學貫東西,但他對於在自己能力圈以外的事,一向很勇敢地說:「我不懂。」蒙格小心翼翼畫出他的「能力圈」(circles of competence),他認為,每個人的能力圈不同,千萬不能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無所不通。如何弄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蒙格鼓勵博覽群書、獨立思考,弄清楚一些世界運作的基本概念,別依賴他人的想法,廣泛的常識,比專精的學術,更適合我們這個多變的世界,因此他的親筆著作,會以「普通常識」這個概念貫穿全書。他一生的偶像富蘭克林,用這套思想,建立了美國;蒙格則把這樣「不假會」的思惟,放到資本市場上,最後竟然與巴菲特建立了波克夏帝國。也是因為這樣完全坦白的思惟,今年年初,當他看錯中國、認賠殺出阿里巴巴持股時,老先生一點不留情地公開自責:「阿里巴巴,就是我犯過最大錯誤!」


蒙格小心翼翼畫出他的「能力圈」,把投資領域局限在「簡單而且可理解的備選項目」之內:關於投資,我們有三個選項: 可以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


為什麼有些人會比其他人聰明? 這跟性格有部分關係。有些人的性格並不適合投資,他們總是按捺不住,要不就是憂心忡忡。但如果你有好的性格,有耐心、又能在該採取行動時主動出擊,那麼就能透過實踐和學習逐漸學會這種遊戲。顯然,你汲取教訓的來源越廣泛,而不是僅僅從自己的失敗中學習,就能變得越好。


蒙格的經驗驗證了一個長久以來的觀念:


只要做好準備, 在人生抓住幾個機會, 迅速採取適當的行動,去做簡單而合乎邏輯的事,這輩子就能到很大的財富。


但這種機會很少,通常屬於不斷尋找和等待、充滿求知欲望、而又熱中分析各種不同變數的人。


一旦機會來臨,如果勝算很高,那麼利用過去的謹慎和耐心得來的資源,重重押注下去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