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教練史坦伯格說成功的交易者,都會非常細緻地研究自己的表現,與研究市場的用心程度無分軒輊。因為沒有清晰的觀察與衡量,就難以作出改變,但交易者在回顧表現時,有三種常犯的錯誤。
第一是太過空泛及主觀。交易者很多時未有深入剖析某次買賣中,做得好與不好的部分。通常作出的檢討,都指向較普遍的問題,如恐怕走失機會而作出誤判,又或投入注碼太少等。真正有效的檢討,應聚焦於特定錯誤、不足,以及點出相應的改善方法,以免重蹈覆轍。如此一來,便由單純的檢討,進化成設定目標及計劃。
第二點是資訊不足。不少交易者對一己績效,只有大概感覺,當然有所不足。相反,與史坦伯格合作的交易員,非常有效及全面地,記錄與他們交易的相關資訊。這令他們清楚地了解賺、蝕交易的數量;獲利與虧損的平均金額;每個交易日某一特定時段的勝率;每一個策略本身的盈虧等。有了這麼詳細的資訊,交易者才能掌握需要改良的地方,而且往往是之前所未覺。
第三點是沒有度身訂造檢討方法。最適合自己的檢討方法,往往建基於對自己操作手法的認知。只有交易者本身,最清楚自己最擅長的作法,以及當中的詳情,怎樣才算做得好。運用外界提供的「罐頭」式檢討表格,可能比不檢討要好,但最有幫助始終是度身訂造的檢討。
當交易者解決上列三大問題,自然能改善學習進程,向前的速度也會大大提升。這幾點提醒自己在設定自己的投資主題、入場出場規矩、定期寫文章檢討表現後尚算可以,亦因此凸顯自己在四五月調整巿中仍未能做到專業基金經理的紀律,往往需要在月初檢討時亡羊補牢而保持對投資紀律的尊重。
當特朗普哀嘆人民幣貶值讓他的關稅懲罰效果部分化為烏有時,他其實是在不知不覺間強調了其外交政策工具中的一個關鍵缺陷:在自由浮動匯率的時代,匯率調整如此之快,以至於在更高關稅真正生效前,其預期能帶來的影響就已經被匯率因素所抵消了。其實人行行長周小川己經開口預告世界將會出現競爭性貶值的趨勢,歐洲央行換屆在即也已預告寬鬆政策即將重啟,美國主導世界的地位在這幾年已給特朗普不斷透支了。
展望六月,特朗普為了見習總爭取他最大的政績而不願譴責香港特區政府的「送中」亂局,也不願副總統繼續發表對六四的演講,他甚至預告如果連任失敗,股票巿場將迎來大崩盤 ,可以看出他真的十分短視,只是一個標準的唯利是圖的商人。看準「最強」的領袖,不斷希望展視他們的「運籌在握」,真正的壞分子可看準了這點,世界真正的動亂在蘊釀中,中東的戰亂已再燃燒,寬鬆政策或許會再來了,可是能再挽救下滑的經濟嗎?歷史會重演,但解決辦法通常每次都不一樣。
2019年初至今的恒指回報為4.9%, 投資組合回報15.06%(港股17.65%,A股12.03%,美股12.7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