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近期嘅跌勢, 當然同俄烏有關, 儘管戰爭的演變進程難以預測, 但起碼目前俄烏雙方仍然有談判的機制存在。據報道, 烏克蘭方面已經表示不再致力於加入北約, 這是俄羅斯的核心訴求之一, 「和平」的曙光初現。另一方面, 在打完手中的「王牌」,將部分俄羅斯銀行剔除出SWIFT系統和禁運資源兩張牌之後, 美歐手中剩餘的籌碼比較有限,除非直接出兵干預(北約及美國已不斷否認過這一可能性),否則局勢再度出現顯著惡化的空間似乎已經不大。潛在的不利消息是聯儲局的仍然以失業率處於低位而認為經濟處於強勢範圍,連歐洲都減少量寬,看來美國的加息機會不低, 而美股大部分都處於腰斬位置, 大巿可能已經消化了潛在的加息, 到消息確認的時候可能是美股見底的訊號。
中國政府工作報吿中提出了今年5.5%的增長目標,處於預期的上限。這一目標既是“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的需要,又與近兩年的平均經濟增速以及“十四五”規劃目標的要求銜接。隨著人大代表會議的結束, 意味着3月至二季度前段可能會是宏觀經濟政策的密集出台期。地產與科網板塊是去年監管升級最為嚴格的領域,調整幅度也在所有港股板塊中「名列前茅」。政策重點可能已經從舊有問題的整頓轉變為新型發展模式的引導,「破而後立」的機會不低。
由於大巿不似預期, 組合的表現跟隨著下跌, 增長組合由於槓杆關係而跌超大巿,保守組合和穩健組合的表現仍防守到。增長組合的港股買入點都在股價上升浪買入,買入點算不錯,但反覆經過整頓期和下跌浪,止賺警號響起没有強制執行, 終於由約5-10%的升幅變成5-15%的跌幅,導致表現跑輸大巿,又再一次犯了大忌, 未練好防守功夫及執行的紀律。這問題需要一個機制解決, 增長組合的盈虧比率今年在3.09,勝率大概38.5%,嘗試根據止蝕比率設定在平均獲利的33%,希望這個紀律可以拯救增長組合的劣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