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度一定要把打獵的技巧練好,藉此增加耕田的收穫。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6n9qmItRQbpSWm_XF9L4tItT_3j-AOHY)
2017-5-8: 第一季,没有生不逄時,只有技不如人,找到種子是耕田收穫的最重要方法
2017-5-9: 適合耕田的公司是慢慢會變大的,如港鐵,透過地鐵支線的增加而製造了地產、物業管理、廣告和海外發展的機會,一個原則: 物以旱為貴(優質地段策略性資產、品牌、下游工業股、網絡)
2017-5-10: 第一顆種子: 優質地段策略性資產: 機場股、領展、置富等房託基金。電力公司,煤氣公司也屬此類。經濟轉差時,先省電力,不省租金。
2017-5-11: 第二顆種子: 品牌:人有選擇恐懼,要選頭兩名,或者就要懂得差異化的策略的公司,如瑜𡶐衫的LULU,游泳的ARENA,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境界。
2017-5-12 第三顆種子:網絡優勢,保密技術, 如Visa, Mastercard, Facebook, 建構了自己的生態網,失敗例子是Blackberry,給APPLE成功打敗了,新網絡公司需要特別留意。
2017-5-15 第四顆種子: 工業股,分上游/ 下游,上游的表現通常上上落落,只可打擸,下游需服務顧客而可有分別,可耕種,新潮流(Fast Fashion)和新經濟讓下游工業歸邊,增長潛力可以是無限。
2017-5-16 護城河,四顆種子都各有獨特的優勢,生意上可頂住競爭對手的壓力,策略性資產靠地理位置,品牌靠消費者的喜好,網絡靠多人用,下游工業靠服務質素,業績可以較有保障長升長有,當中風較高的是品牌,會隨消費者的喜好轉變而令護城河消失
2017-5-17 選股,優質地段物業: 領展、地鐵和置富,不買怕悶,但股價加股息過去基本有10%以上的回報 ; 品牌: 恒安、蒙牛、旺旺、吉利、百麗和聯想共六隻,因這六隻品牌衝不出國際,有瓶頸,而且有國外品牌的競爭,首選維他奶,香港的地位牢不可破,而且有中國巿場的支撐
2017-5-18 選股,網絡: 強者越強,建立平台後的滲透能力無可限量的騰訊。下游工業: 耐世特,技術含量比較高,其他廠商要加入競爭的門檻會較難。
2017-5-19股價高或低除了看股價外,更重要是睇價值,要克服畏高症,明白物有所值的道理,心態窮難成功,需克服畏高旳問題。
2017-5-22 無本要靠打獵,期權、期指,專業越成功,越難做投資,投資是一門藝術。 投資初哥累積經驗比賺錢重要,回報會像成長曲線一樣。
2017-5-23耐性和眼光是股巿贏錢的最重要原素。投資要儘快播種,收成要有耐性。眼光要訓練,要透過組合(8-15隻),既有分散投資的作用,亦不會限制了投資的回報率。
2017-5-24港股足球陣出擊,分散投資不是幫你發達,主要是防止一舖清袋,心理壓力最容易被低估,錢越多,年紀越大,可以調整放多些資產在防守性的公司上,可以期望更多股息的現金回流。
2017-5-25美股是一知識型為主的巿場,較多成功的網絡和品牌股,相反,香港和中國則有較多下游工業股和策略性資產。可以選擇主場出擊,會較佳,不用隔山打牛。
2017-5-26無金融股(越來越多監管,在2007正式過了黃金時期)、無醫療股、無一帶一路股、無資源股(物以旱為貴,但開採技術越來越先進,油價的大跌浪令人習慣了低迷)
2017-5-29 無醫療股是能力圈的問題,不能做大準確的判斷,投資最忌是自大,發達的路徑有很多,VRX由200元跌到10多元是一最明顯的例子代表醫療股的深度,不能隨便選擇版塊。
2017-5-31投資的陣容是因人而異的。72除以年回報率,資本就可以翻倍。高風險不一定高回報,捷徑: 上巿超過十年,股價圖要高過2007和2015的高位,代表公司的成長是可靠的。
2017-6-1三注法則,第一注可細注些,如一手。第二注為原定的入巿位,睇有冇動力才繼續最後有最大注的第三注,可以大注些,但要定好止蝕位。
2017-6-2亞馬遜的世界觀例子讓投資者和學者重新定義何謂投資價值,所以不能一成不變的用同一套方法去計算投資價值。 自上巿後累升200倍。
2017-6-5強股在強手,不會隨便走。因為低息環境,贏家早已透過過低的資金成本,儲左一批好股,不會隨便沽。 可穿越周期的股票:策略性資產, 優質地段股(港鐵、機場、置富、領展、電力、煤氣)、品牌,人冇我有,人有我優(維他奶)、網絡,不成功便成仁,要特別留意新網絡股(騰訊)、優質下游工業(瑞聲科技、耐世特)
2017-6-6宏觀的世界觀: 中央銀行的政策和科技的發展。散戶則可從生活的例子多觀察,察看變化而找尋商機,如納米樓的出現讓耐用品如傢俬的需求下降,但一些低價品如便利店、快餐店和枑簡主義的商品出現需。留意生活的變化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例子。
2017-6-7旅遊主義是因為價值觀的改變,屋企太細、生活太壓抑導致需要出國去放鬆,用最平的價錢去最多的旅行,導致了一些旅遊股和旅遊逹人的興旺。
2017-6-8第三個小趨勢:寵物人性化可以填補不養小朋友的選擇。寵物股: 獸醫股IDXX和VCA, 寵物食品BUFF, 日本的Unicharm 和 Billy Bux.
2017-6-9VR概念: 大部分都不想現多一次,日本放題的出現證明不是太多人願意付錢去玩。反而第四個小趨勢: 打機和人與人的競技,如美股的 EA, ABVI, Take full
2017-6-12願景投資法: 要拓闊自己的眼界,觀察貧富懸殊、科技發展和千禧世代的快速改變的成長環境帶來的機遇,有時候需要退而求其次去找投資價值較高的股票。
2017-6-13公司可分四個檔次去計算價值,公司根據巿場佔有率和盈利增長可分四個檔次,明星、現金牛、問號和狗。出自波士頓管理公司。明星股: 大池中的大魚,越做越大的龍頭公司,如亞馬遜 。現金牛: 中電、港燈。問號股: 小池中的大魚,如LULULEMON,有機會跳入大池變大魚,狗股:大池中的小魚或小池中的小魚。
2017-6-14明星股: 大池中的大魚: 騰訊和亞馬遜,巿場佔有率高和盈利增長快,顛覆性的,有可「吃人」的大魚, 會蠶吃其他對手
2017-6-15明星股:不會「吃人」的大魚,如超級奢侈品,如HERMES,FARADAY,是屬於超級有錢的人的,不需要和PRADA等中價貨競爭。另非顛覆性的還有評級機構,MOODY和標普,隨著債券巿場的變大而變得重要。
2017-6-16 現金牛:股價和預期回報率或巿場的利率預期關係非常高,現金牛正如債券和利率的變化關係比較大,家樂氏和金寶湯股價可以持續向下,
2017-6-19現金牛的股價為何是一格格? 很受利率預期的走勢影響,如巿場接受了4%,股價會在58元上落,當巿場接愛了3.5%,則股價可在71元上上落落。例子如房託基金(領展:新的巿場預期),大快活(新發展),是防守型股票,最佳的股票可以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
2017-6-20問號公司的吸引力在於賠率高,故事吸引比估值吸引更重要,以BITCOIN為例, 是走資和黑金的最佳途徑,像是革命股,例子如MASIMO,可賣得貴過其他人十倍。醫療器材股是賣給醫院的,最重要是行業龍頭,友善中間人,可加價,用家無得揀,買家怕背鍋,不像賣給病人如加例子:ISRG和MTD,醫療器材是人口老化的最佳題材
2017-6-21問號公司如MASIMO和TESLA,賣點環保,連騰訊亦不怕買錯,反而怕錯過。這種技術的奇巴全世界只有少於十間,操作手法是可小注買,需要故事的初期衝入去先。 Tesla 五年間上升了10倍。問號中的潛在明星股。
2017-6-22問號公司的產品需要有很強的差異性才能由小池跳進大池挑戰大佬, UAA是其中一個挑戰失敗的例子,LULU正在挑戰大陸巿場和NIKE/ ADIDAS,可留意他們的微博闗注人數,以監察他們可否挑戰成功。
2017-6-23狗股,產品少差異化,容易抄襲被取替,如霸王洗頭水和景福,但冰皮月餅是一個成功例子,由大班建立領先品牌,之後即使聖安娜和美心的抄襲,都只是一起做大冰皮胼的巿場。
2017-6-26 狗股,思捷、MACY, JCPENNY給FASTFASHION 和AMAZON打到變成狗股,股價不振。大部分公司會從問號變成明星或狗,然後再變成狗,需要持續監察。
2017-06-27 港交所,現金牛+問號,推斷是以營運數據,不可以股價的高低上落去推斷,如果發展好的話,如果可以好像恒大和碧桂園一樣,突破2015年的高位,突破一個成長曲線。如果財經常識多的話,可以遠期的CALL代替正股去搏一更大的回報。
2017-06-28國泰,現金牛+小明星,雖然虧本,但營運資金是正數, 所以是現金牛。ASIAMILES是國泰的小明星,但要有耐性等特大眾有共識。
2017-6-29投資日記可以找到自己的投資偏好,入場原因,主觀機會率和輸贏紀錄和檢討錯誤或成功經驗。
2017-6-30保命方法: 嚴選股票、分散投資和注碼控制,適合耕田 學習要靠打獵: 止蝕位和時間控制,三天或一星期就要解決,要有紀律,贏谷輸縮,連輸幾場仗後要把注碼降低,止蝕價拉闊些。
2017-8-15 第二季,好股貴,高處不勝寒;衰股廢,低處未算低。指數基金可以避免受單一公司的影響,如果對公司的認識不深,但感覺會升,可以此中庸之道的出擊之道。
2017-8-16 8-15隻的股票組合比較適合,有時候時間就是敵人,有時是朋友,要留意變化適時應對才可保利潤。
2017-8-17人容易高估自己兩年內的成就,低估十年之後的發展,Take care of the downside, the upsid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2017-8-18 選股技巧: 4P: People: 管理層十分重要,中國環保和品質國際VS 建滔和ASM; 行業接近,但股價則是完全相反方向。李嘉誠和四叔近年的表現已有些脫節, 失去他們年輕時的PAK力,十年的往績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評價方法。
2017-8-19選股技巧: 4P: People, TIM COOK 的蘋果的股價比STEVE JOBS 上升了很多,代表公司的制度比明星管理層更重要。TESLA 不能失去ELON MUSK, 騰訊失去馬化騰可能影響不大。
2017-8-22選股技巧: 4P: Product, 生意大致分資產型和知識型,知識型的公司要佔據巿場的頭兩位,或成為一必需品。
2017-8-24 廸士尼不斷推出熱門產品,收購新的產品類別,算是品牌界的頂峰。蘋果亦是另一個成功例子,建立了客戶的忠誠度,連巴菲特也支持。
2017-8-25 社交網絡的興起讓產品的熱潮更換更快,網購令消費者患上購物恐懼症,需推出限量版製造熱潮,讓消費者不會等減價,代表作是運動鞋ADIDAS。
2017-8-28 極端老土股的代表: 維他奶,ROLLINS,ASSAABLOY,MTD是其他例子。除了本身的品牌優勢外,還可以不斷吞併其他細少的對手,例子如新秀麗和任天堂。
2017-8-29 任天堂不是太穩定,不是每次新產品都大賣,需小心評估巿場的反應。只可作為短炒打擸。
2017-8-30 選股技巧: 4P: Potential,公司的DNA,深度(客戶忠誠度)和闊度(擴充客源),差的例子像759, 好的例子是電競的RAZER。
2017-8-31 選股技巧: 4P: Potential,公司著重闊度多於深度,重視新客的數目。飛行里數和電訊公司的轉台優勢。深度好過闊度,可節省廣告費。
2017-9-1選股技巧: 4P: Potential, 需要了解公司發展的Facebook and Youtube的優勢是不需要成本去提供內容來製告流量. 地產發展商的發展窐礙亦大, 所以估值會相對較低。
2017-9-4 選股技巧: 4P: Potential,需要了解公司SWOT的THREAT潛在競爭對手,大型科網股的THREAT是互相打擊,VISA和MA的優勢是巿場已給他們雄霸。
2017-9-5 選股技巧: 4P: Predictability, 譚詠麟和JW的演唱會票誰會較貴? 盈利較易估計的公司會有較高的估值,没有「夢」的公司估值亦會較低。
2017-9-6選股技巧: 4P: Predictability,美股的盈利預測是由公司出的指引,會傾向UNDER PROMISE, OVER PERFORMANCE, 所以如果出來的結果差過預測,股價的反應是會放大操作。SNAPCHAT的用戶增長比起盈利數字對股價的影響更大。
2017-9-7選股技巧: 4P: Predictability,定價權,名牌才可以有定價權,資源和上游工業股如黃金、石油、紙、玻璃等是由公開巿場決定,生產商没有定價權,所以擴張時的風險會較高,估值亦會較低。没定價權的公司不能太過看好。
2017-9-8之前的都是教耕田的方法,今天開始教打獵的方法。第一步是要判斷巿場,究竟是上落巿還是趨勢巿,需要不同的應對策略,上落巿是高沽低吸,趨勢巿是高追低沽。打獵只需要用趨勢巿的手法: 高追低沽,切忌不可用上落巿的手法。
2017-9-11香港股巿的特色是有很多衍生工具,近年是一個大型上落巿,可在短趨勢找機會,貼近大位時應忍忍手,慢升急調整,升得太快會導致好友唔够,但有些人是靠槓桿追貨需要斬倉,所以應該要有一個基本盤坐著等,有調整時候需要留意刹牛證的時間出現跳車,等待反彈時才再入巿,如果再跌就應該忍痛蝕。
2017-9-12騰訊的存貨是不需本的,相反聯想的存貨則是需要額外成本的,切忌低吸踏入熊巿的股票。股巿兩極化將會越來越嚴重。
2017-9-13COMPLACENT,自滿的狀態,大股有ETF的支撐,投資者學懂了安份守己,形成成交少,波幅細,益大股,細股要留意升呢的機會,如加入MSCI和恒指的機會,以平均成本吸納,有指數基金照住,焗追貨是一機會。
2017-9-14打獵需留要博表現,需要留意股票的特性,知識型的波幅會較大,但潛力會較大。我們要管理風險,不要畏懼風險。如騰訊的轉手率會低好多,越來越多的ETF會製造更多的需求。大大聲,細細注。
2017-9-15 資產型公司不可太有想像力, 但要有節制力。
2017-9-18打獵的日子越亂越好,擇日良機,成交大,波幅大。其他良日: 業績公佈、如果巿旺的時侯,博其他投資者會睇好,預早佈署先發制人。業績後則後發先至,則可在第二日出擊,再分有衍生工具和無衍生工具,有的公司會很快到位或過急,没有衍生工具的則可靠自己的分析,發揮後發先至的重估浪的威力。
2017-9-19打獵的日子越亂越好: 未日期權,價內變價外的變化最大,可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態度出。結算日(香港: 尾二交易日, 美國則是逢星期五, 中國/ 德國是第三個星期五),第三個星期三至五的消息是最重要的,這幾日的走勢是會特別誇張的。可特回穩後再作佈署。
2017-9-20打獵的日子越亂越好: 指數基金換馬的日子,如新貴或指數比重加高,即有技術盤的支撐,可等公佈消息後回落的時候才出擊,可在實施前或當天的中午已可以走。 小心留意公司質變的情況。
2017-9-21打獵的日子越亂越好: 吉時: 開巿第一小時,投資者已消化了隔晩的新聞。下午二點九至收巿。歐洲接近開巿和A股接近開收巿,加再加有投資者是炒即日鮮的。中間的時間的波動會相對較低的,寧願等下一吉日才可再出擊打獵。
2017-9-22散戶是參加飢餓遊戲,射箭出去打獵,千萬不要埋身肉搏,因對手的技術和專業度都較高級。參與正股的風險和參與高槓杆的期權,如果以絶對金額來計算,其實參與高槓杆的期權的風險反而更加低。
2017-9-25 紙上談兵無法進步,傾向放大贏錢的喜悅,抺走輸錢的感覺,要有真錢才有真正的感覺,感受不到投資時常遇到的「應升不升,不應跌郤跌,巿場和你對著幹」的無奈,進步的速度會影響。投資注碼可逐漸增加至虧損會肉痛,但不會重傷。人性的弱點是輸錢坐定定,贏錢LOWLOWLUEN。
2017-9-26 功力進步靠不斷博弈,先透過睇一些很短的巿場走勢去了解巿場變化的直覺,增進功力,之後才可以逐漸把交易次數減低,坐遠一點。
2017-9-27 價值 vs 價格,找些時間才是朋友的股票是耕種的方法,但對於打獵來說,應靠判斷價值和價格的差異,以大股出發,交易效率高股價較少水份,另要以超長線的眼光去看價值。
2017-9-28 公司價值比市盈率重要,超級兩極化導致價值投資被人忽視,應集中質素分析,判斷公司長期創造財富的能力。
2017-9-29 催化劑的概念可以作為判斷公司價值變化,捕捉釋放價值的時機,如政府政策或公司策略的變化。
2017-10-3風險變化: 內房股在有中央去庫存的政策下,他們的業績在不加地、但仍大量賣樓巿況不佳的情況下仍可以改善股本質素,所以有北水的支撐企穩; 另AMAZON收購WHOLEFOOD MARKET後, 包裝食品的大牌子可能會被AMAZON迫減價,消售通道比起牌子更重要,股巿的預期比結果更重要。
2017-10-4催化劑: 有微、宏觀;聯儲局政策或北韓射導彈是宏觀的、公司的生意變化或一些醫療失誤是微觀的;有分長、短期,流動互聯網的發展是長期的,北韓射導彈是短期的;有分有時間表和突發性的。
2017-10-5再談微觀催化劑: 周黑鴨的小龍蝦新業務、瑞聲反駁沽空機構的報告等等。
2017-10-9再談有時間表和突發性的催化劑,如聯儲局的加息時間表、經濟數據、業績公佈等等。英國脫歐, 1.2賠率代表7成機會發生,衍生工具的引伸波幅變化如果和股價的變化步伐不一致的話,代表有機會轉勢。
2017-10-10再談有時間表和突發性的催化劑: 九一一事件,擾攘了一個月才平靜下來;日本的海嘯、美國的評級降級、美國的EUIFEST的用戶資料泄漏、內房股的「限沽令」、驣訊入股中金公司。有衍生工具的股票應對這重突發事件的變化是會被放大的。
2017-10-11短期催化劑的操作策略。負面消息的時候要趁價格偏價值時出手,正面的時候反應要快,追不到就算,否則可以三注法則入場,知識型公司不可長期持有。長期催化劑弓人弓竹水則是衝入巿場,如物業管理股、教育股。曾出現過的催化劑的效力減半。
2017-10-12老生常談的催化劑有時候需要和它們共存,斬倉是需要感情的和理由的。
2017-10-13賭馬: 輸多贏少,因為當為娛樂,場場買。投資寧精不濫,戰線不易拉得太闊,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內努力,雖然會錯失機會,切忌過分自信,亦不應過份迷信別人的能力。投資路上是兄弟爬山,家家有本難諗的經。
2017-12-11第三季。事後孔明的心理謬誤是要避免的,錯過左要釋懷,發達没有捷徑。跟車太貼要避免的,對公司的信念是資產增值更重要的工具。
2017-12-12要建立信念,首先要相自己的判斷力。短線看運氣,長線看分析實力。根據公司的不同潛力和資產值,建立不同大小的注碼,股票是自己去尋找的,理論上贏面應該較。
2017-12-13一注獨贏的機會現實生活是很少出現的,好股貴,衰股廢,可以三注法則入手,慢慢培養感覺,組合可以足球陣出擊,細細注慢慢贏, 積少成多鍛煉自己的技術。
2017-12-14巿場會慢慢發展出一套信仰支撐著的股價走勢的循環,如煤氣恒生,證券股則由於信念不足,股價容易調整過度,導致反彈力度亦受限制。
2017-12-15炒落後分三款: 板塊輪動(資源股)、炒同行(ADIDAS VS NIKE)這兩種追落後的理據不強。中美科技界的互相追趕(ALIBABA VS AMAZON, TECENT VS FACEBOOK) 相對來說較為可信。
2017-12-18錯誤的信念沉淪下去會出事, 錯誤的信念需要其他技巧控制損失:注碼控制、板塊互動的關係,公司控制在10%內,板塊控制在30%內。切忌ALL-IN切忌賭運。
2017-12-19普通知識型股票>高槓桿資產型股票(恒大)> 帝國型知識型股票 (FB)>低槓桿資產型股票, 止蝕位以食碼作準,如以百分比則會有點唔湯唔水。
2017-12-20設定組合警戒線, 可防止知識型股票的波動,也可防止自己的睇法固執。核心倉外可定期收割表現好的股票, 打好資本增值後的本。
2017-12-21留一手,永遠保持有一筆現金,可作為跌巿的定心丸,不一定斬倉,反而可以趁低加注,反彈以龍頭行先,可以先獲利一番,再投入其他股票,分散風險,同時亦再製造一筆後備資金出來。
2017-12-22八字唔合的公司就如無信念的公司,入巿慢出巿快,不認同他們創造價值的能力,測試方法可把入巿理由SELL給朋友,試下自己可否說服到其他人。
2017-12-27做一些和自己信念不一樣的投資如果中伏會令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循環。牛巿逄低買,熊巿逄高沽。做單邊。
2017-12-28不要估頂,股災通常在中期才發生的,賺頭蝕尾的方法可以除笨有精。
2017-12-29訂立投資目標是種瓜得瓜的道理,先建立信念才入巿,根據投資組合,可以讓投資者慢慢實現種瓜得瓜的成果。不要隨便眼紅別人回報。
2018-1-2投資大忌: 操之過急。起點為本VS 終點為本, 起點為本較容易成功, 原本遙本不及的目標隨著經驗的增長而變為輕易達到。
2018-1-3中期目標需要有些難度, 但可以在合理時間內完成, 可以讓自己更有動力, 也可以藉機分析自己成功失敗的原因, 投資是一場馬拉松, 回報是一絛反抛物線, 起初不能操之為急, 但不斷的檢討和達成目標可以建立士氣, 培養戰鬥力。
2018-1-4最終目標不高的話可以耕田為主, 巴菲特的可樂是一成功例子。分析師傾向過度的反應, 增加自己的存在價值, 種瓜得瓜, 需要合理過滤過度的資訊, 才可以合理地較高機會撈底。
2018-1-5槓桿買覇權亦是一方法, 但缺乏耐性, 反而增加了風險。眼光和紀律可以彌補耐性不足, 才是長勝之道。
2018-1-8眼光是撿啱股票, 催化劑的概念就是出擊的時機, 紀律
2018-1-9抛錨效應(升唔够)和羊群效應(跌過籠), 基金經理唔介意攬炒, 但忌憚人有佢無, 所以容易跌過籠, 相對難應對; 升唔够的例子可以消息前的價格作為止蝕, 即可以簡單衝入去。
2018-1-10抛錨效應最近的交易區間形成了一個心理錨位,有一個阻力形成, 無衍生工具的股票會容易升唔足, 有衍生工具的容易第一段升突(補倉效應), 然後基於心理錨位可能會回一點。前提是要懂得判斷消息是否一個強勁的催化劑。
2018-1-11 紀律: 知易行難, 規則太多, 開始的時候要靠死記, 但融會貫通後, 有時無招勝有招, 容易一點的招式是警戒線和分散投資, 其他如留一手, 做一邊, 捨得斬, 識得斬, 八字唔夾唔好掂亦要多運用。
2018-1-12買得太快, 賣得太賣是大部分投資者的弱點, 需要建立一個APPROVED LIST(核心和搏助先) 和一個RESTRCITED LIST, 防止自己太魯莽, 防止出錯。
2018-1-15Restricted list如毒品,贏輸都會有負面的效果,贏的話就是心存僥倖的心態,輸左自己的投資章法,失去紀律,置自己於賭運的風波。
2018-1-16Restricted list要定期定新,要留有餘地,基於巿場的最新消息而重新評估,不可太固執。宏觀大勢本來就十分困難,要尊重巿場,要有PLAN B應對改變。
2018-1-17PLAYBOOK 要因人而異,在輸錢的經驗中建立自己的策略和成功法則,入巿前的準備: 分散投資和注碼控制,入巿後的準備: 警戒線。英SIR 1997年的經驗是過高槓杆和没止蝕和2014年的新舊經濟交替錯誤理解。
2018-1-18理解自己的偏見對自己的PLAYBOOK非常重要。ENDOWMENT EFFECT會讓自己在入巿前和入巿後有迴然不同的反應,如買BITCOIN或買樓或買股王的例子。
2018-1-19犯錯是正常的,有幾個誤區要清晰,第一,不可以贏粒糖輸間廠,第二,命中率要約50%, 投資要果斷,才不會錯過機會。
2018-1-22資訊過多會事倍功半,失去焦點,無所適從,需要有一個合適數量,否則只是增加自信,但對正確與否幫助不大,對投資回報反而不利。
2018-1-23 要有投資合適戰友BUDDY,互相交流一下參考一下,也可以提供多度的分析,但千萬不要過多,水平亦要差不多,不能太高或太低。
2018-1-24輸錢皆因贏錢起,没眼光、没紀律、没耐性,空有膽識是不够的。四個特質缺一不可。
2018-1-25三缺一補救: 没紀律的話是選一條少規條的路,逐漸增加更加多的規條。入巿前的準備比入巿後的 反應更重要。在太平盛世時要有迎接股巿系統性崩盤的危機。即要有PLAN B, C, D,E。
2018-1-26 三缺一補救: 没耐性的話是靠短炒去培養耐性。期權是窮人恩物,亦是建立巿場觸角的捷徑,培養耐性。
2018-1-29兩個投資戶口: 短炒和長揸,打獵和耕田分開比較培養眼光、紀律、耐性和膽識。
2018-1-30三缺一補救: 没膽識的話是需要透過不斷的戰役建立信心,透過細注出擊,亦因此可以買多些股票,第三就是避免負能量,要聆聽巿場的聲音,但不是別人的意見。
2018-1-31三缺一補救: 没眼光的話要透過「取巧」的方法,先要鎖定NO_BLAMER的好股,如友邦、騰訊、平保、港交所,用耐性買回報,透過一些「死亡旋渦」去吸納這些好股。
2018-2-1投資也可以出貓,不需要原創性,找一些高份量的良好戰績的高手的投資方向。投資也需要信念,才能應對逆巿的反應。 2018-2-2林憶蓮和陳慧嫻同期出道,中學同學,但奮鬥過程完全不一,有人是信天材 FIX MINDSET,有天信GROW MINDSET的努力型,先天條件決定了自己的成就範圍,後天條件決定自己在成就範圍的位置。
2018-2-5三個認知因素/ 心理陷阱阻礙了投資者的復原能力。3P: Personalization, 不能抽離失敗的根本原因; Pervasive (普遍性), 把失敗的影響力推廣到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Permanence, 以為失敗會重覆,難以抽離。
2018-2-6創傷後遺症的五個階段, 1. DENIAL, 透過搬龍門、等發酵、走著瞧三部走不願承認失敗。2. ANGER, 憤怒巿場為何會如此. 3 BARGAINING討價還價,為自己認錯的條件找出口,但郤找不到入巿的理想位。
2018-2-7創傷後遺症的五個階段。4 沮喪,必經之道,但要控制縮短沮喪的時間,可透過寫專欄抽離感性的時間, 透過理性的分析去找出復原之道; 5. 接受, 接受事實,處理打擊。
2018-2-8為何不能留在COMFORT ZONE? 資產恐懼症人之常情,不搏就死路一條,搏就九死一生,投資道路,只好快快上路。
2018-2-9孫悟空不斷去打大佬,不惜犠牲天津飯和無限,讓悟空最終可以更容易戰勝比達。即投資時不可太介意牛巿和熊巿,需要長期在巿場內察覺巿場的變化,然後才可以更容易在牛巿到臨時及時大舉入場。
2018-2-12清空腦袋,用一些儀式(如一些檢查清單,或港交所的通告)就要出擊,不能太小心,接下來就是透過自我反省去增強自己未來的實力。
2018-2-13跌就頼巿硬, 升就讚自己勁: 基本歸因謬誤,迫自己來檢討自己的過失,欣賞別人的優點。才不致原地踏步,才可以邁向成功。
2018-2-14第三季主要是講投資心理,不能太苛刻自己的表現,頂住壓力捱過去,才能升呢
最重要是保命,透過不同的招式和掌握一些常見的心理謬誤,自然可以跑贏投資馬拉松這獎牌。
2018-2-15最後忠告: 分清打獵和耕田,循序漸進,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