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及Tesla玩分拆,Zoom公布業績爆升,兩個特殊狀況一下子將科網股的熾熱氣氛推到極致,短期無以為繼,這個星期進入回氣階段。最有啟示性事件應該是誠哥的資產變化,有份投資Zoom的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身家亦因而再暴漲,應佔Zoom股份的市值達到110億美元,更佔其身家三分之一,比他在長實及長和的持股價值還要高。
以他的位置,一方面會沽出成熟的中環中心物業,另一方面就買入完全未成熟欠缺把握的Zoom股權,眼光膽識都值得敬佩。兩個買賣雖然並非同時進行,但之間反差實在太大,令人一定要正視新經濟的威力。這個年代連誠哥都可以靠Zoom二次暴富,香港又沒有抽取任何資產增值稅,當然要好好研究股票,把握難得一遇的機會。看着新經濟狂潮擦身而過,蘇州過後無艇搭,日後心理更加不平衡。
要忍手不持倉,看似是對耐心的大考驗,長遠這才是生存之道。我們需持續追蹤市場,尋找潛在操作對象;不過條件未符要求時卻不應勉強進場。有能力不持倉,反映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兼且有跟隨的紀律。成功的投資者,本質就是持續在風險回報比率吸引時,作出決策;不吸引時則維持空手。剔除不恰當的交易,雖不會在表面的數字上題示,卻是重要一步,也反映投資者本身的自信。
從2005年張磊從耶魯基金的David Swesen手中獲得2000萬美金, 至今他實現了年化收益率為約40%。作為對比,巴菲特過去50年的年化收益率為22%。
張磊的高瓴資本的第一個投資哲學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當你能夠做到正,做人、做事要正,你就能經得起各種各樣的誘惑與挑戰。人做事情就應該是 independent thinking,守正以後給了你用奇的空間,用奇之後是你能夠更好地守正。投資者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當你說自己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就有機會做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點就是「弱水三千,但取一瓢」: 克制不願錯失任何美好事物的強烈願望,同時又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機會。我們每天的功夫就是要把自己的這一瓢做得更大更結實更深,而不是整天壺裏的和桌上的菜都要喝掉吃掉。有這個哲學支撐就會找到the piece of mine,something you think make sense。
第三點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不在意短期內創造的聲望或利益,相信有共同理念的人終究會與我們合作。要低調,踏踏實實的做好投資,真正好的資源,真正好的投資人,好的投資項目會逐漸找到自己的。我們不用天天在外面講你做了多少項目,多高的回報,而是按照自己的商業計劃一步一步,按自己的時間,按自己的節奏去做事情。當自己做好這些後,最好的機會自然會來找你。這裏面會有一個selfmatch 過程,但會不會失掉機會?會的,但沒關係。
2020至今的投資組合回報+25.6%(同期恆指回報:-12.39%, 標普回報:+6.07%, A股回報:10.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