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來澳差不多兩個月了,感覺好像過了半年的時間,很想念香港的家人。大兒子的適應力超強,不到兩星期已在澳洲展開他的浪漫關係了。浪漫的關係疊加無時無刻的電子產品,父子關係產生了變化:多了課外活動,參加教會活動、參觀巿區、加入澳洲天文學會。香港的工作不如預期般順利,下星期二有第一個澳洲的面試機會,需要更加專注地展開人生的下半場才有勝算。希望大兒子也能在神的恩典下找到自己的方向。
看過特朗普的唯利是圖招數和萬斯在歐洲AI峰會的唯美國獨大的發言,不禁令人想有誰會想成為美國的朋友,還是在想如何不成為他的敵人?究意特朗普眼中的美國的危機是甚麼呢?看到俄烏戰事的發展,我想從一開始觀看澤連斯基製作的「人民公僕」和俄烏戰事的發展,我就覺得他像是香港的戴耀廷教授一樣,都是我喜歡的人,但太浪漫主義了,他們都和自己的人民談了一場很轟烈但又很痛苦的戀愛,大家都受了很大傷害了,對年青人的傷害尤其不可挽回,我很心痛。
「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這段話出自禪宗公案,它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來比喻對事物認知的不同階段。
對照我的人生與投資,別有一番品味。 2007年自己透過同學介紹投資的初始階段,剛剛進入投資市場,對市場充滿好奇和期待。看到股票市場上漲,想著股票很容易賺錢;看到房地產市場火爆,就認為投資房產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對風險缺乏足夠的認識,只是單純地看到投資帶來的收益。 那時候比較盲目和樂觀,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影響。盲目和樂觀會讓自己在市場波動中遭受損失,即使在巿場向上時也會因出入時機不對而見財化水。但這也是積累經驗的必經之路。
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投資不成功後,開始對投資產生懷疑。發現投資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曾經認為穩賺不賠的投資項目,也能讓自己血本無歸。慢慢地變得謹慎和敬畏,對市場充滿戒備。但牛巿一到,自己的過度樂觀性格又往往把應有的風險意識蓋過,導致偷雞唔到蝕渣米。再加上人生在2021年遇上不如意事陷入困境,難以自拔跌入一個向下的旋渦,家庭、投資、工作、開始互相影響跌到低谷。直至2022年開始堅持上慕道班2024年受洗。
經過長時間的投資實踐和學習,開始能夠以一種理性和願意面對失敗,檢討失敗的心態看待投資。知道投資市場有其自身的規律和風險,需要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和策略應對市場的波動。儘量不再被市場的短期波動所左右,更加注重長期的投資價值。 明白投資的風險無法完全避免,需要做好風險管理,才能夠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既追求短期的高收益,但更注重長期的投資回報。本來以為自己的道行是長了,但是2月最後一星期的操盤又把彎道超車的機會白白送走了。
化繁為簡:
美國失業率 (4.4%) VS 4.1--》4.0% --》4.0%
美國通脹率 (2.0%) VS 2.7--》2.6% --》2.5%
滬深股息率(2.4%) VS 2.6 --》2.7%--》 2.7%
恒指股息率(3.3%) VS 3.8 --》3.6% --》 3.4%
標普股息率(1.8%) VS 1.3 --》1.2 % --》 1.2%
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2.0 --》1.6% --》 1.8%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 4.3 --》4.5% --》 4.2%
US Fed Rate 4.25-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