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索羅斯的伙伴 Stanley Druckenmiller 學些投資技巧:
1. 作為市場參與者,如果我們跟美聯儲的觀點不同,其實會非常討厭自己,因為是他們在管理美聯儲而不是我們,Never fight with central banks,即使央行是錯的,對於投資交易而言也應該盡可能順著央行的方向去做。在Powell的帶領下,美聯儲的加息節奏公式化了,現在Powell的加息節奏太容易預測了,即加息節奏太模式化了,市場很容易price-in消化加息的政策預期,也很容易操縱巿場去反響巿場認為加息的空間有限的訊息給聯儲局,從而達至延遲加息的願望。看看現在我們的貧富差距情況,過去幾年的富人的成功加速劑就是QE,這是不容爭論的。
2. 通常情況下對你不利的概率可能也就是33%或者32%,但為什麼90%的人會虧錢?因為他們想帶著贏的錢回家。當他們贏錢的時候,他們比較熱,就非常非常謹慎。當他們虧錢的時候,比較冷,會賭得比較大想贏回來,因為他們想回家時候告訴妻子和朋友他們贏了錢,這其實是非常不理性的。作為一個管錢的基金經理,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是熱是冷,這跟最終成敗關係很大。
3. 像911事件發生之後,我們都會緊張下一次恐怖襲擊還會發生。但其實這種心態會讓我們錯失911之後長達6年的牛市。我會一如既往地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技術分析,然後去投資交易。但我不得不承認,對演算法交易潛在風險的知曉讓我在過去3、4年變得過於謹慎了,的確影響到了我的投資交易。我需要說清楚的是,演算法交易給我帶來的挑戰不是指潛在的市場黑天鵝事件,雖然我可能會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但我也能利用這些事件盈利。
4. 我過去這麼多年的優勢在於極度尊重市場,並且利用市場去預測經濟發展情況,尤其是依賴市場內的一些組別(注: 如上述提及的零售、日用品;科技股等闆塊;相對表現)。我認為自己總還是保持著開放心,當市場信號挑戰我的觀點時會非常謙卑,如果我的觀點被市場挑戰了,我會回到白板前重新演算以確保事物的發展沒有變化。
5. 演算法給我帶來的挑戰是:市場中過多的演算法使得我過去使用的一些信號或許變得沒太多意義了。
6. 需要建立個投資主題。不會在剛開始的0階段(注:所謂的0階段就是Stanley Druckenmiller設立的投資主題還未看到顯示跡象,只是他的邏輯構建)或者第1階段就押注,但通常也不會遲於第2階段,我不太可能會在第3、4或者第5階段押注。
由於傳內地將要放水和特朗普一再釋放貿易談判有進展,巿場突然很亢奮,好像月初的憂慮已經一掃而空,但由於我始終保留25%左右的防守股,令我驚訝的是防守股也在一直創新高或者保持牛皮。好像有些事情在藴釀中有待爆發。
現實情況是全球經濟正在下滑,連微軟也要出資5億美金在西雅圖主動參與美國廉租屋的建造,林鄭明確希望樓價由家庭入息的70%降到40%調整目標,中國的內房股佳源主席斬倉被洗盤,我感到世界的問題是共通的而且變得更嚴峻。
Tesla的資金鏈出現問題,由於對公司和他個人能力的信服,等了調整多時終於在318入場,可是股價企穩兩天後復插水10%至285。去年的騰訊和吉利經驗讓我明白要對巿場極度尊重才是保本之道,而且股價大跌後會由於巿場太多蟹貨而影響上升動力,所以持貨一星期便把這偶像股止蝕了。
2019年以來,恒指回報為6.67%, 組合回報4.07%(港股4.59%,A股6.16%,美股1.79%)。自己有一條規矩,如果組合回報低於指數基金,就應增加指收基金的比例,如果眼光或操作手段表現差於大巿,適當減低自己的操作倉位,也是一種尊重巿場的表現。
2019年1月26日 星期六
2019年1月20日 星期日
美仁投資報告 - 2019/01/18
曼聯終於在聖誕節炒了摩連奴,代表過去的戰績並不保證未來,無錯他拿冠軍的經驗多過任何人,而且可以在葡萄牙、英格䔵、意大利、西班牙稱王,的確不簡單,但無奈虎落平陽,同一招數不能降服一眾魔兵,最終不能再次複製成功而要掛冠而去。換上蘇斯克查,給予球員自由,球隊的魔力立即重現,時勢與英雄一再輸流當王。
全城都在唱淡經濟,中港股巿郤在慢慢攀升。唱淡的人終會對一次,因物極必反。
今年開局,各類資產正在反映三個大主題:
1. 各類資產價格見頂回落,引發負財富效應,打擊消費者信心,導致美國步入衰退。
2. 衰退令美國財政赤字急速惡化,令美元維持長期弱勢,最終更導致債券供應過剩,利率回升。
3. 中國央行逐步放水,令部分中港股票回穩。
以上三個主題帶來的「危」與「機」,可選擇「現金為王」等見底,但正如巴菲特的話,投資是管理風險,不是迴避風險,如果相信「現金為王」,那便是在迴避風險。
經歷了年結後的深刻反省,2019年頭一個星期便把2018的衰股,把用西藥功效,中藥包裝的雲南白藥、屈服於中共,但業務腹背受敵的騰訊、這個冬天不太冷,安裝煤氣被迫免費的港華煤氣斬清了,蘋果由於去年年終檢討需要把止蝕盤設在高位回落10%即自動斬,令到組合的風險控制可以更完善的緣故而也自動持倉個多星期便斬掉了。奈何不知是否對大局的走勢始終没有太多信心,還是急於把賺到的收好,本地地產股似乎有點過早止賺了。
全城都在唱淡經濟,中港股巿郤在慢慢攀升。唱淡的人終會對一次,因物極必反。
今年開局,各類資產正在反映三個大主題:
1. 各類資產價格見頂回落,引發負財富效應,打擊消費者信心,導致美國步入衰退。
2. 衰退令美國財政赤字急速惡化,令美元維持長期弱勢,最終更導致債券供應過剩,利率回升。
3. 中國央行逐步放水,令部分中港股票回穩。
以上三個主題帶來的「危」與「機」,可選擇「現金為王」等見底,但正如巴菲特的話,投資是管理風險,不是迴避風險,如果相信「現金為王」,那便是在迴避風險。
經歷了年結後的深刻反省,2019年頭一個星期便把2018的衰股,把用西藥功效,中藥包裝的雲南白藥、屈服於中共,但業務腹背受敵的騰訊、這個冬天不太冷,安裝煤氣被迫免費的港華煤氣斬清了,蘋果由於去年年終檢討需要把止蝕盤設在高位回落10%即自動斬,令到組合的風險控制可以更完善的緣故而也自動持倉個多星期便斬掉了。奈何不知是否對大局的走勢始終没有太多信心,還是急於把賺到的收好,本地地產股似乎有點過早止賺了。
可能由於巿場前景未明,整個持倉異常地分散,交易次數相對去年較為疏落,防守性偏高的佔去25%,其餘大部分為風險中間至較低的當頭起股票。美股的持倉組合漸漸成型,暫時表現較落後,但基於公司的質素始終比港股的更的環球觀,所以仍有好股可選,希望在下一個反彈潮表現再度彈起。
半個月以來,恒指回報為4.82%,組合回報3.4%(港股4.11%,A股4.83%,美股1.01%)。不過不失。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美仁投資報告 - 2018年結
2018年正式收爐,雖然最終未能做到正回報(-2.15%),但計及去年的表現(+27.69%),年均表現仍有+11.78%, 跑贏同期恒指的+8.39%,港股最終收報25845點,全年計仍插4073點(13.61%),下跌點數及跌幅均創7年以來最差表。2018年恒指走勢可謂坐過山車,先在1月29日升至歷史高位33484點,其後爆發股災,受累中美貿易戰等負面因素,大市自5月起連跌6個月,全年高低波幅高達8944點。2018年的經驗大大加強了股票難度,揀個股就要怕衰股恒久廢,好股價太高,隨時會追跌,再加上政策風險,處於一個三難局面。
回看組合整年的回報統計,最佳表現為頤海國際,以個股最高投資額計算,獲利為80%,年內交易6次,其實股價走勢整年皆甚健康,如坐足全年,什麼都不用做,理應可獲利128%。次佳表現為蒙牛,以個股最高投資額計算,獲利為21%,年內交易4次,股價走勢整年波幅32%,如坐足全年,什麼都不用做,只可獲利6.4%。第三表現為uniqol,以個股最高投資額計算,獲利為20%,年內交易3次,其實股價走勢整年皆甚健康,如坐足全年,什麼都不用做,理應可獲利26%。接下來分別是禹洲地產、維他奶、領展,只有這六隻股票能獲利超過10%。
最差表現為吉利汽車,損36%,次差表現為騰訊,損35%,第三差表現為港華燃氣,損21%。再數上去分別為美圖、港華煤氣、雲南白藥、美的、A50ETF、首都國際和海螺都損失超過10%。
多年的投資經驗,有起有落,曾有衝動完全離開巿場,以Cash is King 自居,安份寸己,賺取存款利息,直至去年看過一本陳志武有關資本巿場和現代社會闗係的書,剛巧TVB推出黃國英「自己做FUND MAN」教導的一套思考框架,才重新對投資的有了一套比較有系統的操作手法,以做單邊為主,並且嚴守20-30%的股票分手線,並且接受不掌握投資就没有生機的殘酷現實。
2019年的展望部署:
1. 寧買當頭起,莫買當頭跌,個股單注限額十萬,一旦跌穿上升軌道或形成下跌軌道即毅然斬掉別無他選。由於波動甚大,再加上2018年股票損失超過10%的數目獲利超過10%的數目為多,希望可把止蝕盤設在高位回落10%即自動斬,令到組合的風險控制可以更完善;
2. 堅持分散投資(不同國家/不同板塊/不同公司的相對表現),購買所熟悉的股票和行業,比較清楚他們的巿場狀況,以繼續以衣食住行錢五個板塊部署長短線, 熊巿儲彈藥,牛巿賺大錢;
3. 兩個假設:經濟開始衰退,全球央行最終需要再放水救巿,股巿應是上落巿,但仍有如頤海國際和Uniqol的風中勁草會鶴立雞群,上半年可能較弱,但可望在聯儲局停止加息喘定,所以仍會有額定波幅可出入賺取額外收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