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6日 星期六

跟索羅斯的伙伴 Stanley Druckenmiller學習

跟索羅斯的伙伴 Stanley Druckenmiller 學些投資技巧:
1. 作為市場參與者,如果我們跟美聯儲的觀點不同,其實會非常討厭自己,因為是他們在管理美聯儲而不是我們,Never fight with central banks,即使央行是錯的,對於投資交易而言也應該盡可能順著央行的方向去做。在Powell的帶領下,美聯儲的加息節奏公式化了,現在Powell的加息節奏太容易預測了,即加息節奏太模式化了,市場很容易price-in消化加息的政策預期,也很容易操縱巿場去反響巿場認為加息的空間有限的訊息給聯儲局,從而達至延遲加息的願望。看看現在我們的貧富差距情況,過去幾年的富人的成功加速劑就是QE,這是不容爭論的。

2. 通常情況下對你不利的概率可能也就是33%或者32%,但為什麼90%的人會虧錢?因為他們想帶著贏的錢回家。當他們贏錢的時候,他們比較熱,就非常非常謹慎。當他們虧錢的時候,比較冷,會賭得比較大想贏回來,因為他們想回家時候告訴妻子和朋友他們贏了錢,這其實是非常不理性的。作為一個管錢的基金經理,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是熱是冷,這跟最終成敗關係很大。

3. 像911事件發生之後,我們都會緊張下一次恐怖襲擊還會發生。但其實這種心態會讓我們錯失911之後長達6年的牛市。我會一如既往地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技術分析,然後去投資交易。但我不得不承認,對演算法交易潛在風險的知曉讓我在過去3、4年變得過於謹慎了,的確影響到了我的投資交易。我需要說清楚的是,演算法交易給我帶來的挑戰不是指潛在的市場黑天鵝事件,雖然我可能會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但我也能利用這些事件盈利。

4. 我過去這麼多年的優勢在於極度尊重市場,並且利用市場去預測經濟發展情況,尤其是依賴市場內的一些組別(注: 如上述提及的零售、日用品;科技股等闆塊;相對表現)。我認為自己總還是保持著開放心,當市場信號挑戰我的觀點時會非常謙卑,如果我的觀點被市場挑戰了,我會回到白板前重新演算以確保事物的發展沒有變化。

5. 演算法給我帶來的挑戰是:市場中過多的演算法使得我過去使用的一些信號或許變得沒太多意義了。

6. 需要建立個投資主題。不會在剛開始的0階段(注:所謂的0階段就是Stanley Druckenmiller設立的投資主題還未看到顯示跡象,只是他的邏輯構建)或者第1階段就押注,但通常也不會遲於第2階段,我不太可能會在第3、4或者第5階段押注。

由於傳內地將要放水和特朗普一再釋放貿易談判有進展,巿場突然很亢奮,好像月初的憂慮已經一掃而空,但由於我始終保留25%左右的防守股,令我驚訝的是防守股也在一直創新高或者保持牛皮。好像有些事情在藴釀中有待爆發。

現實情況是全球經濟正在下滑,連微軟也要出資5億美金在西雅圖主動參與美國廉租屋的建造,林鄭明確希望樓價由家庭入息的70%降到40%調整目標,中國的內房股佳源主席斬倉被洗盤,我感到世界的問題是共通的而且變得更嚴峻。

Tesla的資金鏈出現問題,由於對公司和他個人能力的信服,等了調整多時終於在318入場,可是股價企穩兩天後復插水10%至285。去年的騰訊和吉利經驗讓我明白要對巿場極度尊重才是保本之道,而且股價大跌後會由於巿場太多蟹貨而影響上升動力,所以持貨一星期便把這偶像股止蝕了。

2019年以來,恒指回報為6.67%, 組合回報4.07%(港股4.59%,A股6.16%,美股1.79%)。自己有一條規矩,如果組合回報低於指數基金,就應增加指收基金的比例,如果眼光或操作手段表現差於大巿,適當減低自己的操作倉位,也是一種尊重巿場的表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