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似乎都再不能以整體指數來判定市况,新舊經濟的輪動,令至少數新經濟的股份可以驟然上升,但整體指數的結構成分有太多的舊經濟因素在內時,這些股份如果疲不能興,指數就會停滯不前。這種情况出現就令致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大市是波瀾不興,但實況卻是暗濤洶湧,如果能夠擇肥而噬,其實也是大有可為。最重要是拋棄以往的成見,不要以為升市就一定是雞犬皆升,炒股不炒巿的年代,整體來說指數可以不升,但是部分目標卻可以暴升,只要找對了目標和機會,一樣可以圖利。
市場中現在已經出現了兩大陣營,就是「顛覆」和「被顛覆」。銀行這一類股份就成就了「被顛覆」的代表。另一方面,地產和收租股仍然保持強勢,最主要是息口較高和資產令人有信心。現在聯儲局突然變成鴿中之鴿,變相再次量化寬鬆。對這一類的股份來說,無疑是利好的消息。跟紅頂白永遠都是投資操作的要義,機會無處不在,問題是投資者能否趨吉避凶而已。
股市指數上漲會令人興奮,慢慢地忽略了基本因素,最近有評論指出美國債券孳息曲線倒掛沒有什麼大不了,距離衰退前仍有十幾個月,美股將再創歷史新高,更有評論認為壞消息已經全部反映,牛市已經重臨!但騰訊和吉利的慘痛經歷仍然瀝瀝在目,現階段仍需要做到攻守兼備。
展望4月的機會,3月流入多了資金令到組合的A股陣營更趨平衡,分散投資得來攻守兼備,策略亦可切合了2019的主題發展,暫時没有新的好壞消息,但組合回報有望藉這新資金而變得更穩健。保持冷靜,無謂扮勁估頂,沽空亦免問,細心聆聽巿場的聲音,根據之前的兩個2019主題執一執組合。2019年至今的恒指回報為12.40%, 投資組合回報15.96%(港股17.71%,A股17.45%,美股8.78%)。
樓巿的周期比股巿要長得多,低息持續,對抗著經濟正加速兩極化,政府壓抑樓價的信念正在自我加強中,樓巿會否出現好像索羅斯的鐘擺效應呢?香港地產已持續上升十六年了,誰人都知無可能永遠上升,除非這個循環仍在前進中。那最後一根稻草本來可由中國在去年引爆,但托巿和操控巿的力量同時在中國領導層存在角力而未有發生「核爆」。美國在特朗普這地產商在位期間應該也難逆轉這低息周期,歐洲德國的經濟數據和英國的脫歐進程同樣存在暗湧,這或是一股不應低估的逆轉力。
預測二十年回報倍數(R) 11.80
預測二十年回報倍數(0.75R) 6.55
預測二十年回報倍數(0.5R) 3.57
預測二十年回報倍數(2%) 1.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