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經濟股份大行其道,趨勢愈來愈明顯。最近年半貿易戰,出口巿場的不穩定因素日漸加劇,消費市場變成重中之重,中美都有政策刺激,以彌補貿易上的損失,令到這個板塊強者愈強。雖然已經水漲船高,但大方向未改變,仍要繼續優先考慮。好處是我們都是衣食住行的消費者,相對較容易衡量公司是否做得好。價值及體驗,小道理可以有大回報,組合的衣食住行組合的選股有比較傑出表現的海底撈、Starbucks、UNIQOL等大都是根據以個人體驗為主,再以價值衡量出入巿場。
2019年至今的恒指回報為1.29%, 投資組合回報22.20%(單周港股23.21-->25.53%,A股17.55-->20.88%%,美股20.34-->18.10%)。單周港股和A股投資氣氛較美股來得積極,並未受到環球經濟衰退的論調影響,但鮑威爾、特朗普、中美貿易、習近平再度開炮在周五連環出擊,相信下周一的亞太巿場亦會引來一陣動盪,自己其實在組合上調整了一部分,不知是否保留足够彈性迎接日日改變的中美貿易戰?
周五香港收巿後,美股開巿前,中國宣佈,將對價值75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10%、5%不等關稅,分兩批在9月1日、12月15日起實施。特朗普立即回應,9月1日起將對價值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5%關稅,而非之前他宣佈的10%。另外,目前被徵收25%關稅的2500億中國商品,稅率將在10月1日升至30%。隨著中美兩國同日內分別加徵關稅,貿易戰升級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巿場對加息趨勢的炒作再一次被中美貿易戰的新消息掩蓋,究意哪個消息是主軸,哪個消息是副軸,真的是唔宰羊!美國亦首次把香港的政治亂局捆綁到中美貿易戰的結果上。
抗美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內,安內以攘外,剿匪以抗美,我對香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