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冠狀病毒所賜,而恐懼的傳播速度更超過了病毒,全球信貸市場經歷了噩夢般的一星期,金融市場持續疲弱 ,歐美股市都連跌多個交易日,其中道指在一周內第三次錄得過千點跌幅。美股一個星期內跌了四千點,約14%,調整的幅度和速度都比香港恒指要大及快。
2020年至今的投資組合回報為-2.47%(港股回報: -4.03%, A股回報: +0.01%, 美股回報: -2.24%)(同期恒指表現:-7.31%, 標普回報:-8.54%, A股回報:-5.57%) 。其實這個弱勢大概在預期和期望中,因為這個全球性的温疫情無可能只影響A股和港股,終於在病例擴散到歐美國家時才觸發其他巿場跟跌。所以組合的美股在早前已減持了接近40%,基本上所有需要工廠或需要實體店營業的公司早已接近清倉,準備迎接一個明顯的調整,只是估不到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跌勢是如此的恐慌性、全面性及急速,所以組合回報仍被殺仍然有點措手不及。鍛練在別人恐懼中我貪婪其實比起在別人貪婪時我恐懼更困難,主要原因為太介意一時輸贏,又比較缺乏風險管控和操作彈性,眼光的重要性反而成為代罪羔羊。
暫時對美股的判斷是巿場過份恐慌,因大部份股價有表現的公司其實仍是有業績支持的,但公司估價其實一直持續升了一年至偏高的水平,不少投資者其實仍可以獲利止賺,在大盤和程式盤的推波撞瀾下急跌,倉位被迫硬接,留意巿場在一升一跌間的喜好的同時,期待美股重光的一刻,但即使明知是捱打期,仍然十分痛苦,後悔没有嚴守操盤紀律及為組合設定自動止蝕位,尋找一個低交易費的平台此時顯得重要,致富和匯豐始終偏貴,個入投資在華盛通的交易費相對便宜90%,實在是一大優勢。
踏入三月後, 人們對該病毒經濟影響的擔憂如果仍然加劇,恐慌性加強, 可能觸發一場全球性的股災及大熊巿。不過自己的推斷是基於中國的強硬措施示範疫情控制及疫苖研發在即,現在或已進入到這個周期趨勢的第六個階段 : 發展到顛峰階段,全球央行大舉進入放水救巿似是近在眼前,不過這個假設只是基於武漢肺炎的推演這個小趨勢; 全球保護主義,貧富懸殊,財富分配不均而引起下一個經濟衰退的大趨勢或仍只是在第四階段: 市場確認度不斷增強。
(1)市場走勢尚不明朗,難以判斷;
(2)開始過渡到自我推進過程;
(3)成功地經受了市場方向的測試;
(4)市場確認度不斷增強;
(5)在現實與觀念之間出現偏離;
(6)發展到顛峰階段;
(7)然後,出現與自我推進過程相反的步驟。
暫時港股及美股的調整在周末收巿前有些喘定,在支持位上靠穩,究竟後巿是升是跌,相信疫情的擴散情況和中國的應對能力會是關鍵,虛心地聆聽巿場的聲音,增加彈性會是未來兩個月的主題。隨著中國境外更多病毒感染病例的出現,投資者正在準備迎接充滿艱難的幾個月,並預計疫情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