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劇帶來跌勢,令投資者的目光,由回報轉向風險。事後回望,風險總是非常清晰,但發生之前及當下,卻難以掌握。市面疫情依然嚴峻,但股市暫時似乎已止跌回升,中國當前經濟規模雖然遠比2003年沙士時大得多,全球影響力舉足輕重,理論上有機會輸出衰退甚至股災,可是投資者及上市公司亦遠比以往成熟,風險管理大幅改善,股市暫時只出現短暫衝擊,調節過後,沽售壓力好像已經不大。
不過索羅斯認為,一個典型的盛衰過程具有如下特徵。
(1)市場走勢尚不明朗,難以判斷;
(2)開始過渡到自我推進過程;
(3)成功地經受了市場方向的測試;
(4)市場確認度不斷增強;
(5)在現實與觀念之間出現偏離;
(6)發展到顛峰階段;
(7)然後,出現與自我推進過程相反的步驟。
投資成功的秘訣就在於認識到形勢變化的不可避免性,及時確認發生逆轉的臨界點。索羅斯強調,當某一趨勢延續的時候,為投機交易提供的機遇大增。對市場走勢信心的喪失使得走勢本身發生逆轉,而新的巿場趨勢一旦產生,就將按其自己的規律開始發展。現在我們大概在階段三及四之間吧,仍未發展到顛峰階段,我們對於疫性的嚴重性或巿場對於股巿走勢的確認度仍在反覆測試,孰輕孰重,仍未至於簡單朝著一邊走。
風險是看不到的東西,我們該如何自處?像應對地震的準備,有些地方的人都理解到,嚴重地震既難以避免,時間卻又無從預測,唯一辦法是隨時都有預備,例如緊急應變隊伍,又或建築設計,也是以使用壽命中必定會碰上地震作預期。同樣道理正如我們對資產下跌,或經濟衰退的原因和時間,亦只有事後才知,但可以作好一定會出現的心理預期,及出現時怎樣應對的準備。如果預期跌市、衰退可能造成10%損失,最好在配置資產時準備可抵受20%跌市,由於已為原本預期以外的情況做好準備,就不會因預測不準確而方寸大亂。
疫情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而且還有天災不如人禍的千古罪人存在,自己上星期主要思考點就是朝著風險控制,增加彈性為主,重新整理了組合內容,進一步減持香港公司及製造業,因其復元已經難上加難,反而個人衛生、在家工作娛樂以至上課等趨勢,實在不可小噓。在「錢不值錢」、「危機四伏」的年代,簡單的積穀防饑已經難已糊口,更加要藉此重大事件的機會學好投資,讓手上閒錢努力去「工作」,務求盡早編織出一個保護網,遇上低潮日子才不致太無助。
祖國就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和金融市場穩定等相關工作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按照資管新規要求,穩妥有序完成存量資管業務規範整改工作,對到2020年底確實難以完成處置的,允許適當延長過渡期。優衣庫的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透露,受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截至2月3日,其在中國暫停營業的門店數量已達到270家。截至去年年底,優衣庫在中國的門店總數為750家,意味着有近4成(36%)門店暫時停業。武漢病毒研究所的一舉一動突然在鎂光燈下捲入疫情的風暴眼,自己翻看當所世界九所最高級別的病毒研究所之一的所長竟然是一個只有39歲的女子,再翻看她的履,那震撼度和我見到中國生物製藥的董事長只有30多歲不遑多讓。
個人投資亦只好順勢而行,不能逆水行舟。以近期發展來看,有機會長期亦牛亦熊,成為投機者的盛世,值得投資者在悲觀環境中保持樂觀。
2020年至今的投資組合回報為+0.29%(同期恒指回報:-2.78%, 標普回報:+3.07%, A股回報:-5.74%)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