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2日 星期日

Too Big To Fail的中國和美國

各界人士都在推估疫情究竟會持續多久,微軟創辦人Bill Gates預測美國民眾至少得等到 2021 年秋季才能算是「完全安全」地擺脫病毒的威脅,這是因為研發與部署疫苗需要長達超過一年的時間。投身於慈善和醫療保健事業的Bill Gates,已經多次發表防疫建議,蓋茲表示他們的基金會已於這次疫情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開發 COVID-19 疫苗,與7家可能開發出武漢肺炎疫苗的生產商,包括Moderna, InovioCanSino, Cure Vac等等直接合作建設工廠,盼最後能從中選出2家儘快推出疫苗給人類。之所以跳過疫苗的測試階段,直接與這7家潛力比較高的疫苗公司合作, 是希望盡量縮短為了等待確定疫苗的療效才開展工廠建設而將浪費的時間。

各國都對疫情越來越嚴正對待,相繼封城派錢,救助萬民。一時間「鎖國封城」和「直升機派錢」成為各國應對疫情的奇招。  「鎖國封城」抑止病毒傳播只可以短期內有效,最好的方法還是要找出患者、鎖定感染源,否則還是無法阻止疫情升溫。「直升機派錢」是由經濟學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提出的一個思想框架,用以探討貨幣供應對經濟活動的影響。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觸發金融海嘯,時任聯儲局主席Ben Bernanke亦主張儲局及財政部門合力出招,大規模放水增加貨幣供應,稱可以用該做法來對抗通縮,故被不少人戲稱為「Helicopter Ben」,但他確實帶領成功美國走出金海嘯後的陰霾,而直升機派錢論亦因此而為人熟知。

貨幣政策曾是調節經濟短期波動最為靈活並且有效的工具,各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總是會根㯫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對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創新,對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進行調整。現代貨幣經濟學理論多是基於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產生並發展起來的,歷經多年的實踐,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通常選擇公開巿場操作作為貨幣政策日常調控的工具,選擇短期利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甚至是直接以通貨膨脹率目標為調節目標。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量化寬鬆、負利率等政策工具為巿場投放了大量的流動性,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本國的投資與消費,增加了本國出口,但由於流動情並没有像中央銀行所期望的那樣全部流入實體經濟,大量資金分流在全球金融巿場進行套利,使得貨幣政策調控的結果是價格效應多於增長效應,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提振作用有限。

鍳於當今世界的互聯互通、大量資金在國際間流出流入,主要國家央行的貨幣政策會給其他國家帶來正向溢出效益或者負面沖擊效應,這也給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簡而言之,弱國因為大量使用美元和歐元去購買產品記帳,導致他們本國的貨幣政策不能因應本國經濟的實際情況而調節,反而被先進國家的貨幣政策牽著走,美元早已是Too Big To Fail的一種貨幣,除非美國內部鬥爭導致全球攬炒,或除非有真的戰爭,再加上美國的軍事力量大幅滑落,否則不能輕易看淡美元資產。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國的中央銀行在製定貨幣政策時,應考慮在短期和中長期內會對全世界產生的影響,這是國際責任,可惜中央銀行在地緣政治不斷升温的時間,增加了彼此溝通的複雜度。如果真的要在作出選擇,歐元的先天弱點或者不幸要成為地緣政治互相角力的失敗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