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一家公司為例,假設股價原為50元,而公司公布今年環境將相當嚴峻,原本預期每股盈利5元,現在只能改為3元。消息令股價應聲下挫至40元。我們對這段情節,多會感到合情合理。然而一段時間後,公司公布業績,指成績好過預期的3元,實際為3.25元,這時股價可能由40元飛升到70元。這部分就令我們大惑不解:明明3.25元是大幅差過最原本的5元預期,何解能不跌反升?
Brown解釋這是我們應付日常生活的線性思維,令我們誤會市場的想法。我們習慣一因一果的推論,例如某人踩落水氹,所以弄濕了鞋;某人早起1小時,就能準時上班等等。但市場(參與者)的想法不同,他們並不在乎實際的因果、好壞,而是聚焦於比預期好還是比預期差。
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3.25元數字上比5元差很多,卻無礙股價上升至比以往更高水平,因為市場最新的定錨,是已調低的「3元」這個數字,而不是最初的「5元」。3.25元超出了3元這個新預期,已乎合買家所需的一切。
Brown自言他也曾認為,短線走勢應該要「合理」才是,花了很長時間才接受不能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市場上。只要市場認為情況優於預期、沒有早前想像般差,例如部分公司在危機中表現比預期好、經濟重啟時間比預期早,又或重啟地區消費者比預期「疏爽」,已足夠推動價格。這卻不代表公司實際業績、經濟數據、消費者狀況極佳。只要不混淆兩者,可以大幅減低操作時感到的糾結。
兩會通過將推行港區國安法,港人擔心法例通過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褪色,影響投資者信心。李克強在兩會後的記者會公然談到中國的貧富懸殊問題,說雖然中國人均GDP已達3萬元,但6億人的生活水平郤在1.2萬以下,談不上全面小康,疫情當情需要推行地攤經濟,引來多方的議論紛紛。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美中對抗現狀發佈了一篇長文,他談到亞洲之所以繁榮,是因為二戰結束以來一直維持着的「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提供了有利的戰略環境。然而目前,美中兩國的緊張關係引發了有關亞洲未來和新興國際秩序形態的深刻問題。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尤其感到擔憂,因為它們處於各個大國利益的交匯點上,必須避免被夾在中間或被迫作出令人不快的選擇。
亞洲的現狀必須亦必然改變。美中兩國作出的戰略選擇,將塑造新興全球秩序的格局。大國競爭在所難免。但它們的合作能力才是對治國之道的真正考驗,它將決定人類在氣候變化、核擴散和傳染病傳播等全球問題上能否取得進展。
2019冠狀病毒大流行清楚地提醒我們,各國攜手合作是多麼重要。疾病不受國界限制,需要國際合作來控制這場流行病,並減少對全球經濟的損害。不幸的是,COVID-19疫情正在加劇美中之間的對抗,使不信任感加深,比看誰更高人一等,並不停地相互指責。疫情將成為美國總統選舉中的一個主要議題,情況肯定會惡化。能否集中心思,理智地對待問題;還是民族主義上身,公然地討論自身利益,這是這個時代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展望2020,大海航行遇上風起雲湧,只能<乘風破浪>才可安身立命。
時時望前莫後退 人人莫愁無伴侶
迢迢路長萬里也未覺疲累
遙遙遠路莫怕它 重重障礙莫怕它
人人勵行勵志不掉眼淚
鵬翼高張 我地乘風去
無限旅程 聯群和結隊
帆盡高張 破浪乘風去
無盡困難 終須消失去
時時望前莫後退 人人莫愁無伴侶
迢迢路長萬里也未覺疲累
遙遙遠路莫怕它 重重障礙莫怕它
人人勵行勵志不掉眼淚
鵬翼高張 我地乘風去
無限旅程 聯群和結隊
帆盡高張 破浪乘風去
無盡困難 終須消失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