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

變遷與演進

繼美國寵佩奧宣布「Clean Network」計劃嚴禁中國AppBAT雲服務、電信運營商等在美國運行之後,特朗普發布行政命令宣布封禁微信,將在45天後,任何美國人士及企業都不得與騰訊或該實體的任何子公司,進行任何與微信有關的交易,或與任何受美國管轄的財產有關的交易。這是繼封禁TikTok之後,對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又一次打擊。不過想深一層,既然GoogleFacebook皆不能在中國營運,那麼我們又為何需要對美國這禁令感覺太突然?不過是以子之矛,還治其人之身的報復行為而已。


「解決微信威脅的行政命令」表示,根據《憲法》和美利堅合眾國法律賦予總統的權力,包括《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美國法典》第50篇第1701條及以後各條)、《國家緊急狀態法》(《美國法典》第50篇第1601條及以後各條)和《美國法典》第3篇第301條。 特朗普認為,必須採取更多步驟來應對2019515日第13873號行政命令(確保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服務供應鏈的安全)中宣布的有關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服務供應鏈的國家緊急情況。法律條文在需要的時候,總是被利用來作解釋的工具。


中美分道揚鑣早已是一條不歸路,從前受惠於全球化的企業,將要逐漸被迫接受新形勢。不過聆聽市場的聲音,股市暫時的走勢反映出投資者當特朗普及蓬佩奧的說話耳邊風,不論是業績或股價,強股依然很強,弱股亦仍然很弱,反映有遠見的或早已預備,甚或受惠於環球新形勢。


巴菲特賬面上的現金儲備繼續創歷史新高,持有的蘋果公司的市值亦在這股反彈浪中創新高,蘋果公司在總倉位中的佔比從29.7%增加值44.1%。此消彼長後,一直自稱對科技股不熟悉的巴菲特竟然靠著科技股翻身,成為他自己的主要收益來源,與其說這是巴菲特投資策略的變遷,不如說是全球資本市場自身的演進邏輯。


港股市場最近推出恆生科技指數,阿里、騰訊、美團(ATM)三家市值總和比工行、農行、中銀、建行、招行、中國移動、中國人壽、平安、友邦、中石油、匯豐等這11家公司的市值加在一起還要高。巿場過度集中的情況和美股的FAANG情況差不多,不過這恆生科技指數是誕生中國科技股的浴火重生,還是強弩之未?從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正被中國監管機構指控壟斷國內支付巿場可見一般,而且這是發生在企業管理赤化之後,由內而外的欲加之罪怎可能不成功?感覺新一波的趨勢正在逐漸形成: 重新私有化,「打破」壟斷,減低稅率,鼓勵「競爭」及投資,從而創造就業。這改變像是從科技與金融一收一放。


8月份一個焦點是指數換馬,恒指改革並無懸念,指數基金買賣方向明刀明槍,指數換馬帶來的潛在交易機會,標誌了股市改朝換代。今次疫情加速不少社會趨勢變化,新一波疫情爆發,推慢正常化進程,資產負債表比較弱的傳統公司,捱不過的風險固然增加,當人們把改變化成習慣,商業贏家輸家的角色便不會再次逆轉,一邊是永久提升,另一邊就是無止境沉淪。未來一兩年,可能有大把市場指數換馬,提供大量打劫指數基金的機遇。


種瓜得瓜,投資組合的回報表現視乎部署,部署則是在風險和回報之間的取捨。2020至今的投資組合回報16.4%(同期恆指回報:-16.5%, 標普回報:3.75%, A股回報:9.97%),自2017年起的年化回報率為16.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