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Johns Hopkin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2千萬,累計死亡病例接近80萬。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5百萬,累計死亡接近17萬。最近兩個星期的美國數字顯示已經初步平穩,一眾將「正常化」的股票已經率先反彈。俄羅斯宣佈成功研製新冠疫苗,投產在即,一眾美中疫苗股立即拾級而下。在這個病毒為上的新時代,早已取替科技成為我們必需重新學習及適應的「新」事物。
香港國際機場宣佈由八月中重新開放中國內地機場出發的旅客,可經香港國際機場轉機/過境到其他航點,前往中國內地各目的地的轉機/過境服務仍然暫停。究竟中國會封關多久?網上見到舊同事和朋友有些已很久没回香港,更多的是自新年後没回過大陸。這種對內放鬆,對外收緊的反常現象還會持續多久?全世界由一個開放的社會重新進入一個半開放的時代,究意是利多抑或弊多? 最快重新適應到的才是最後的大贏家。
今年,全球股市冰與火交融,強勢股高度集中,新經濟股及傳統板塊表現兩極化,加上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主要指數好像隨時會調整但又遲遲不調整。最近的板塊輪動異常,股份強弱不斷反轉再反轉的市況,組合回報竟和三大指數背馳,順勢換馬還是拓寬容忍線?跟或不跟都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高牆。2020至今的投資組合回報15.1%(同期恆指回報:-10.7%, 標普回報:4.4%, A股回報:10.2%),自2017年起的年化回報率為16.1%。心理有些不平衡,是完美主義作祟,根據已知結果,以事後孔明的角度批判自己。根據過往的經驗,清晰的防守線需要堅守,唯有在不同組別的股票中,各自挑選出最好的代表,砌成一個組合。改善組合結構之外,依然是屢敗屢戰,尊重巿場的聲音之餘,積極學習對沖的工具。
市場永遠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才有獲利的機會,在貪婪與恐懼兩種極端中以注碼控制的中庸之道一直是人類的生存之道。中美反目不是一朝一夕,世界紛爭亦然,不算太過出奇。市況當然有機會急速惡化,亦同樣可以再次化險為夷,如何下注,視乎個人的主觀判斷,然後留待市況發展去評定輸贏,爭辯根本無謂。眼前一個大變會否是港股藉著恒指的改革而成為一個否極泰來的轉捩點? 這兩個星期的走勢應該會透露更多端倪。
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 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