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價值投資的知行合一

李祿是當年八九民運被通輯的其中一個學生領袖,輾轉到美國升學及展開他的第二人生,創辦了喜馬拉雅資本,同時亦是巴菲特的芒格家族的財產管理者,他的新書「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是在購買高瓴資本的張磊的新「價值」時被推薦一並購買的。兩本書閱讀起上來一本是沈甸甸的知識積累,經歷感想,一本是充滿朝氣地對未來展望和佈局。一脈相承的是他們的價值投資概念都帶有一種對社會的承擔和未來的盼望,很合自己口味。

李祿的價值投資的基本概念有四個。第一,股票是對公司的部分所有權,而不僅僅是可以買賣的一張紙。第二,安全邊際。投資的本質是對未來進行預測,而我們對未來無法精確預測,只能得到一個概率,所以需要預留安全邊際。第三,巿場先生。巿場的存在是為了來服務你的,不是來指導你的。第四,能力圈,投資人需要通過長期的學習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能力圈,然後在能力圈範圍之內去作投資。

股巿的設計迎合了人性中賭性的部分,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在中間產生利潤回報,形成了一個正向的循環。隨著越來越多人和公司的參與,這些公司如果處於一個長期上升的經濟中,通過股巿融資就能够擴大生產規模,創造更多產品、更多的價值,讓人們獲得更多的財富,有了財富後就會產生更多的消費,這就形成經濟中正向的循環機制。

對投資者而言,如果投資的公司遇到一個可以累進、持續增長的經濟,它的利潤和投資回報會持續增長;對投機者而言,如果只是猜測其他人在短期之內的買賣行為,到最後只有一種結果,有人輸了有人贏了,是一個零和的遊戲。

我們在追尋的人生意義其實是追求真知,從而去改變生活和命運。價值投資可以做到「多贏」,不僅幫助自己,也幫助了身邊的人,可以走得很遠!

2020至11月14日的投資組合回報+27.8%(同期恒指回報:-7.21%, 標普回報:+10.99%, A股回報:8.52%),自2017年起的年化回報率為19.1%。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