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體會格局的力量,塑造格局的組合

俄烏衝突、美國加息、中國疫情反覆,這三大宏觀變量繼續對全球資本市場形成複雜影響。板塊輪動明顯。價值板塊中,以資源、農業、貴金屬為代表的通脹主線,和以地產、基建、銀行為代表的穩增長主線,呈現輪番發力的局面。穩增長主線中的地產,接續通脹主線的煤炭,從底部大幅反彈。而消費電子、電池、半導體、軟件為代表的增長股仍然在「死貓彈」,是指數疲弱的主要原因。因為封城關係,遊戲板塊算是部分被步見到修復性機會的增長股

 

在當前複雜局面下為實現穩增長目標,基建和地產變成不得不用的手段。具體節奏上,龍頭公司如中國建築及公路股的股價與訂單增加的預期同步,而等到經濟數據確認企穩就有望形成進一步催化。地產企業資產負債表修復在穩增長的訴求下,政策仍有進一步放鬆的空間,這個行業已逐步從需求邏輯轉為供給邏輯,市場龍頭在股價及國進民退的洗禮後仍有不少炒賣機會。 

美中角力,俄烏衝突動搖現有全球化格局的已成定局 

對資源、農產價格的影響將不只侷限於傳統的週期因素。如果商品價格未來持續高位運行,有望再次引發一波週期板塊的beta行情。煤炭股算是自己一個提早下車的板塊,當初的判斷是煤炭是眾多資源之母,最便宜最低端的,雖然有一個反ESG的污染原罪,但因經濟持續不振,政府會放寛處理,對沖石油及天然氣的漲價與及下游發電企業的壓力。不過由於低估了俄烏戰爭的發展,當見到股價在高位的波幅增加了不少,由於過去幾個月有不少由獲利變成微利甚或虧損的交易,所以自己便急急獲利,以提升自己的交易勝率和盈虧比率,現在看來,以中國神華為例,自己在15元開始建倉,19元加倉減倉,24元離場,現價26元,已經錯失了10%左右的利潤。暫時股價未見下跌的趨勢,反而有越來越強的感覺,波幅仍在降低,煤炭的售價高企而政府不打壓,政府甚至呼籲要增加自產煤以減低輸入的需求。觀其央企的年報,黨意識的成份甚高,不能完全以純理性的分析,2022年的收入目標甚至比較2021年為低,完全是國進民退的「楷模」,投資者只能對她有短期的想法,不能有太長期的寄望,現時唯有保持耐性 


中國堅持清零的政策越演越烈,尤以上海為甚,這個世界工廠選擇的政策有幾多是基於政治因素,有幾多是基於經濟因素?由於早前他們不斷抨擊香港的假清零實共存政策,所以上海這波疫情的措施特別嚴厲,嚴厲到令內地人也受不住的感覺,媽媽話街巿的選擇供應少了很多,只剩下一些急凍的產品。李克強和習近平都分別到江西和海南視察,顯然是想製造一些歌舞昇平的新聞讓媒體報道,分散大家對上海的注意力,然而巿場接受與否?真的是一場没有硝煙的戰爭,也是一場大國之間、資本巿場間的博奕。

 

大格局「俄烏衝突、美國加息、中國疫情反覆」基調下,大國角力,TESLA算是聰明的,美國不濟時有中國的工廠救駕,中國的工廠在疫情一下關門大吉的時候,又有德國的工廠開張。没有反壟斷的指摘,也没有國家角力的排擠障礙,靠的是TESLA的技術和ELON MUSK的魅力?在資本巿場的推波撞瀾下,難怪公司的股價竟能在創辦人變賣股份及股份拆細再拆細的打擊下仍然矻立不倒。還有公司的發展可以如此堅壁清野嗎?Microsoft, Nvida, TSM嗎 


四月目標:提高勝率及提高盈虧比率 

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新聞標題不是巿場聲音

宏觀消息不斷股市及其它資產的波動程度大幅高於去年。市場步速極快價格會改變市場的論述大約在3月上旬時財經頭條是:「戰事令通脹進一步惡化觸發市場下跌。」到3月底頭條則變成:「股票上升因投資者視之為對沖通脹工具。」短短一個月間到底宏觀因素有甚麼轉變?實際改變的只有價格本身:反彈約一成。而市場走勢會大幅影響投資者對某一事件的觀點。即使是同一事實以樂觀還是悲觀的角度解讀結論已會截然不同。

巿場在努力嘗試展望未來;相反當消息已經成為報章頭條股市很大程度已消化並將焦點轉移至下一潛在發展如單以新聞去理解市場動態難免會感到非常混淆我們的社會地位決定了我們消息的滯後程度。唯有努力聆聽巿場聲音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發展趨勢。那是否代表貧者越貧富者越富?事實或許如此唯有再結合我們的分析能力將勤補拙彌補消息滯後的弱點再利用散戶的流動性一般較高的優勢那才是致勝之道。

不過有時明明看到巿場的發展和消息不一致究竟是自己對新聞的理解有問題還是巿場仍在營造一個大跌的機會來收割韮菜呢?明明政府已出台政策話租客可以不交租而業主不能立即追租銀行也要從寛處理客戶的借貸紀錄但偏偏一些收租股和銀行股例如領展、九倉、內銀、匯豐等偏偏仍可以持續偏強不但没有跟隨整體大巿的調整幅度更未反映政府新出台的政策影響。自己暫時仍在觀察是什麼一原因支持這些政策不利股的股價不斷調高止賺位防止暫時10%的利潤煙消雲散。

幾個組合透過過去一周旨在提高勝率,提高盈虧比率,保守組合和增長組合開始扭轉劣勢,今周加強了一個股票周期的入巿條件,儘量只買入上升期的股票,拾棄整頓期、下跌期及混沌期的股票,股價的支點判斷、入巿時機的耐性鍛錬、注碼和止蝕機制的優化會是四月的重點。個人方面,嘗試重整了自己的作息規律,重建了自己的自信及專注,希望明天會更好。


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

行為經濟學和金融騙案

行為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的分別,在於後者假定人類行為全然理性,永遠能作出正確抉擇;如決策有誤,只因他們未掌握所有正確資訊而已。相對之下,行為經濟學並無複雜假設,只是觀察人們在不同情境下,會有甚麼反應。行為經濟學較貼近現實,很多不良習慣,如抽煙、暴飲暴食一樣,明知害處卻難以自控。

個人財務上,最容易出現的刺激,相信莫過於市場急跌,引起心理恐慌,而作出不符合自己長線計劃的反應。3月的單周急跌反彈是一個最佳經驗,反映策略需要因時制宜,不能一招打天下,當時自己在改良陰乾巿的應對策略,偏偏遇上極端巿,勉強追求理性決策實太困難,需要花些心思限制自己作出有害行動,才有望事半功倍。 

《超級績效:金融怪傑交易之道》的作者Mark Miniverni是美國投資大賽連續三屆冠軍得主,他的幾本著作確是投資初哥的天書,入場、離場、注碼控制、盈虧比率、勝率檢討的計算方法令我重新理解了投資的風險控制及回報管理的技巧,所以過去幾個星期在這幾方面嘗試改善策略,以提高盈虧比率的目標為主去提高預期回報。不過可能因為自己一時間太過崇拜作者,加上自己的情緒在過去一星期陷入極度低潮,「聰明」的我竟然也陷入了金融騙局,被Twitter上的假Mark Miniverni騙取了若干虛擬貨幣,事後醒覺後雖然利用對方的貪心而減少了一半損失,但對於理性的我仍是重重的一擊。

展望四月,透過巿場分析提高勝率,透過止蝕機制提高盈虧比率,透過注碼控制提高增長組合的回報,希望明天可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