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

行為經濟學和金融騙案

行為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的分別,在於後者假定人類行為全然理性,永遠能作出正確抉擇;如決策有誤,只因他們未掌握所有正確資訊而已。相對之下,行為經濟學並無複雜假設,只是觀察人們在不同情境下,會有甚麼反應。行為經濟學較貼近現實,很多不良習慣,如抽煙、暴飲暴食一樣,明知害處卻難以自控。

個人財務上,最容易出現的刺激,相信莫過於市場急跌,引起心理恐慌,而作出不符合自己長線計劃的反應。3月的單周急跌反彈是一個最佳經驗,反映策略需要因時制宜,不能一招打天下,當時自己在改良陰乾巿的應對策略,偏偏遇上極端巿,勉強追求理性決策實太困難,需要花些心思限制自己作出有害行動,才有望事半功倍。 

《超級績效:金融怪傑交易之道》的作者Mark Miniverni是美國投資大賽連續三屆冠軍得主,他的幾本著作確是投資初哥的天書,入場、離場、注碼控制、盈虧比率、勝率檢討的計算方法令我重新理解了投資的風險控制及回報管理的技巧,所以過去幾個星期在這幾方面嘗試改善策略,以提高盈虧比率的目標為主去提高預期回報。不過可能因為自己一時間太過崇拜作者,加上自己的情緒在過去一星期陷入極度低潮,「聰明」的我竟然也陷入了金融騙局,被Twitter上的假Mark Miniverni騙取了若干虛擬貨幣,事後醒覺後雖然利用對方的貪心而減少了一半損失,但對於理性的我仍是重重的一擊。

展望四月,透過巿場分析提高勝率,透過止蝕機制提高盈虧比率,透過注碼控制提高增長組合的回報,希望明天可以更加美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