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9日 星期六

新聞標題不是巿場聲音

宏觀消息不斷股市及其它資產的波動程度大幅高於去年。市場步速極快價格會改變市場的論述大約在3月上旬時財經頭條是:「戰事令通脹進一步惡化觸發市場下跌。」到3月底頭條則變成:「股票上升因投資者視之為對沖通脹工具。」短短一個月間到底宏觀因素有甚麼轉變?實際改變的只有價格本身:反彈約一成。而市場走勢會大幅影響投資者對某一事件的觀點。即使是同一事實以樂觀還是悲觀的角度解讀結論已會截然不同。

巿場在努力嘗試展望未來;相反當消息已經成為報章頭條股市很大程度已消化並將焦點轉移至下一潛在發展如單以新聞去理解市場動態難免會感到非常混淆我們的社會地位決定了我們消息的滯後程度。唯有努力聆聽巿場聲音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發展趨勢。那是否代表貧者越貧富者越富?事實或許如此唯有再結合我們的分析能力將勤補拙彌補消息滯後的弱點再利用散戶的流動性一般較高的優勢那才是致勝之道。

不過有時明明看到巿場的發展和消息不一致究竟是自己對新聞的理解有問題還是巿場仍在營造一個大跌的機會來收割韮菜呢?明明政府已出台政策話租客可以不交租而業主不能立即追租銀行也要從寛處理客戶的借貸紀錄但偏偏一些收租股和銀行股例如領展、九倉、內銀、匯豐等偏偏仍可以持續偏強不但没有跟隨整體大巿的調整幅度更未反映政府新出台的政策影響。自己暫時仍在觀察是什麼一原因支持這些政策不利股的股價不斷調高止賺位防止暫時10%的利潤煙消雲散。

幾個組合透過過去一周旨在提高勝率,提高盈虧比率,保守組合和增長組合開始扭轉劣勢,今周加強了一個股票周期的入巿條件,儘量只買入上升期的股票,拾棄整頓期、下跌期及混沌期的股票,股價的支點判斷、入巿時機的耐性鍛錬、注碼和止蝕機制的優化會是四月的重點。個人方面,嘗試重整了自己的作息規律,重建了自己的自信及專注,希望明天會更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