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股巿出現一陣消費降級的風潮,一眾生活用品股應聲炒起,配合企業營收真的下降,大家開始擔心經濟從此陷入衰退期,當中的涪陵榨菜一枝獨秀,憑著兩元一包的產品逆巿創新高,風頭一時無兩。年底幾隻品牌股公佈業績,高級化粧品股Estee Lauder和Shiseido的營收再創新高,甚至揚言整年未感受到中國消費有收縮的危機,證明品牌有價。貧富懸殊不但在百姓生活中感受到,而且貧窮的百姓仍然心甘情願多付出一點去換取高品質和一份虛榮感,性價比挑戰不了一些神級品牌,注定股巿和巿民荷包一起走向兩極化: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公司有好的管理層,才能交到好的業績表現,而好的管理層,即使在逆境中亦有較佳的應變能力,可以令到公司跑贏同行,所以股價長期跑贏大巿亦是理所當然的,作為投資者的第三方,則應做好風險管理,在巿況開始逆轉之勢保留彈藥,輸少當贏,已是下一場勝仗的最強武器。
注視: 業務持續發展,股價未致過份吹捧的日常用品公司及名牌股:蒙牛、海底撈、UNIQOL、茅台、蘋果。
環球經濟第一季下滑,德國採購經理人指數跌至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德國10年國債收益率跌至負值,引發美債收益率倒掛,美股因而在周五急調整。中美未傾掂數,但環球股市第一季至今表現又出奇地好,升幅仲幾可觀。美聯儲態度轉鴿,停止了加息,並暗示在2020才會再加息一次,美聯儲並會放緩縮表的操作,預計9月停止。一旦美國衰退風險升温,聯儲局又唔加息,市場焦點開始落在美元和美股。波音737MAX接連有兩飛機起飛不久即墮機,引發各國開始禁飛和退訂單,但波音的股價在調整了15%之後喘定,巿場好像認為世界上唯有波音和空中巴士兩家大飛機製造商,航空公司的選擇有限,所以股價調整幅度未有反映公司現時面對的風險。香港的港鐵在訊號系統升級的過程發生歷史的首次撞車意外,幸好因是試車的緣故而未有人命傷亡,獨巿經營下特首揶揄没有一個機構會歷久不衰,令我回想起當年兩鐵的有限度競爭某程度為我們預備了這種情況的出路,而現時的困境反映出特首所言「三座大山」的問題不能不正視。
股巿會因升得太急要抖抖氣?暫時看仍主要是板塊在轉動,個別股份仍然動力十足,屢創歷史新高。但有幾隻大型新經濟股(LYFT,UBER,PINTEREST)都在籌備上巿令我擔心他們會否是這輪升巿中最後的火棒?最近FACEBOOK的MARK宣佈會重啟私隱保護而向微信學習,並且繼JP後研究加密貨幣,APPLE宣佈將推出串流訂購的視訊服務,直接向曾錯失收購良機的NETFLIX宣戰;GOOGLE公佈一個新的串流遊戲平台 Project Stream 之成品 - Stadia, 將現代愈發繁重的遊戲圖像運算交由 Google 強大的伺服器網絡進行,再透過現在已經十分快速的網絡連線得到極低延遲的畫面及進行交互操作。由於所有運算皆在 Google 的網絡伺服器進行,故在遊戲時,玩家可以不需要考慮打上設備的運算能力,只需要有足夠快的網絡連線即可,而且支援手機、平板、電腦以至電視即時遊戲。三家科網巨企的新搞作都顯示他們的創造和DISRUPTION能力十足,比起中國科網企業來說更具長線投資價值。
2019年至今的恒指回報為12.64%, 投資組合回報13.24%(港股15.34%,A股13.97%,美股6.03%)。
2019年3月24日 星期日
2019年3月16日 星期六
2019主題1 -中國借鏡美股藉股巿創造財富
馬雲在2018年底的浙商會表示股價低迷,公司的日子不好過。中證監藉修改回購規管鼓勵公司回購支持資本巿場的正常發展,簡化了回購的決策程序,增加了庫存股制度,上市公司進行回購的積極性明顯提升。由於自金融海嘯以來的低息和QE政策,巿場資金成本太低,美股企業2018年破紀錄擲逾1萬億美元回購股份,用以支撐股價向上,企業太着重股東利益,忽視員工薪金是否合理,會造成財富分配的重大不平均的問題。不少公司會在股價低迷時回購自身股份,既可提振股價,亦使市面上流通的股份數目減少,托高每股盈利,粉飾帳目,市場一般視為好消息。提振股價的效果只屬短暫,若公司基本面不佳,股價終會仍會下跌。且回購操作本質上等同以公司資金炒自身股份,某程度上是不務正業,但美股成功的「不務正業」經驗,A股正在仿效美股製造財富的方法,有望令到資本巿場的運作可以變得更有效率。
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以來,已有458家A股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次數509次,累計回購規模490.88億元,回購規模同比去年暴增864.40%,且逼近2018年全年規模。平保公司宣布A股回購方案,擬動用50億元至100億元的自有資金,通過上交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A股。回購股份將全部用於員工持股計畫,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的長期服務計畫。根據A股回購方案,回購A股的價格不超過101.24元。平保A股昨日收報69.25元。
注視: 持有大量現金,股價未致過份吹捧,但有回購計劃的優質公司例子:中國平安。
贏谷輸縮的打法,某程度是違反人性。一般人都會傾向鎖定利潤,蝕錢時加注博翻本,反其道而行。一味包拗頸是無法參透贏谷輸縮的奧義,問題根源在於操作的大前提已經是錯。趨勢是朋友,順勢而行炒爆為止,才是最容易的搵錢方法。當然要及早判斷趨勢的轉變,以及夠膽追市操作,都相當困難,反而逆市估頂或估底,永遠有一種吸引力。
其實炒股豐儉由人,不用每次都生死相搏。之所以去到29,000點還要驚死買貴貨,就是當初一直不夠膽追市買的後果。只要途中肯落一注,再追上去的心理壓力已經大減,還是無貨在手等股災的話,不如換個角度,想像一下對家的心態,這個浪坐住大把利潤,自然不怕守住甚至加注。將來當然可能會逆轉,但大前提必然是出現了關鍵變化,令好友贏家變得恐慌,未確認這個條件出現之前,其實不宜積極減注甚至做淡。
要賺到盡,原來就是不要妄想賺到盡。
金證和京東方的止蝕經驗讓我避過了兩隻股票的漩窩式下降,及早止蝕(金證和京東方在止蝕後仍然下跌了10%)。計起來還是有獲利,賺頭蝕尾仍然有賺,而且操作手段比較機械式,對沖了自己可能對個股的執著。
2019年至今的恒指回報為12.3%, 投資組合回報12.1%(港股13.64%,A股14.17%,美股6.64%)。下周續談2019主題2:消費兩極化。
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以來,已有458家A股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次數509次,累計回購規模490.88億元,回購規模同比去年暴增864.40%,且逼近2018年全年規模。平保公司宣布A股回購方案,擬動用50億元至100億元的自有資金,通過上交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A股。回購股份將全部用於員工持股計畫,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股東大會已審議通過的長期服務計畫。根據A股回購方案,回購A股的價格不超過101.24元。平保A股昨日收報69.25元。
注視: 持有大量現金,股價未致過份吹捧,但有回購計劃的優質公司例子:中國平安。
贏谷輸縮的打法,某程度是違反人性。一般人都會傾向鎖定利潤,蝕錢時加注博翻本,反其道而行。一味包拗頸是無法參透贏谷輸縮的奧義,問題根源在於操作的大前提已經是錯。趨勢是朋友,順勢而行炒爆為止,才是最容易的搵錢方法。當然要及早判斷趨勢的轉變,以及夠膽追市操作,都相當困難,反而逆市估頂或估底,永遠有一種吸引力。
其實炒股豐儉由人,不用每次都生死相搏。之所以去到29,000點還要驚死買貴貨,就是當初一直不夠膽追市買的後果。只要途中肯落一注,再追上去的心理壓力已經大減,還是無貨在手等股災的話,不如換個角度,想像一下對家的心態,這個浪坐住大把利潤,自然不怕守住甚至加注。將來當然可能會逆轉,但大前提必然是出現了關鍵變化,令好友贏家變得恐慌,未確認這個條件出現之前,其實不宜積極減注甚至做淡。
要賺到盡,原來就是不要妄想賺到盡。
金證和京東方的止蝕經驗讓我避過了兩隻股票的漩窩式下降,及早止蝕(金證和京東方在止蝕後仍然下跌了10%)。計起來還是有獲利,賺頭蝕尾仍然有賺,而且操作手段比較機械式,對沖了自己可能對個股的執著。
2019年至今的恒指回報為12.3%, 投資組合回報12.1%(港股13.64%,A股14.17%,美股6.64%)。下周續談2019主題2:消費兩極化。
2019年3月10日 星期日
牛巿的調整抑或是熊巿的反彈?
本來月初的時候,A股在MSCI的權重出現變化(佔比由5%升至20%),1月的Foreign Direct Invesetment在一片貿易戰聲中竟然上升,了市場的氣氛因而出現了積極的變化,所以股巿在一片睇淡的情況下持續上升,港股卻變得相對落後,說明了現在港股的走勢遠遠弱於預期,極有可能是某些基金在轉換MSCI的權重而需要資金流轉時就拿港股來開刀,變成了港股趨於弱勢而A股出現強勁的爆升。幸好自己雖然持倉雖然偏防守多收息股,但仍然有港交所、海底撈、創科創造價值,組合回報大致和港股大有回報相若。
可是股巿裡,巿場先生天天都會來敲門,問你買不買,賣不賣?這個巿場先生非常情緒化,經常不按套路出牌,有的時候出的價格低得離譜,但第二天還可以更低,有時候出的價格高得讓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過了一陣子你再看,它還可以出更高的價格。巿場先生每天都會用貪婪和恐懼來引誘或恐嚇投資者,逼迫他們就範。
樓巿則有點不同,樓巿裡没有一位天天來敲門的巿場先生,所以,現在賣掉高估值的房子去買股票,表面上看性價比很高,然而大多數人在操作層面上折騰來折騰去,最終收益還不如一直持有一間高質素的房子。對外行來說,拿著優質資產,享受大環境的上升紅利,長遠來說,絕對不會吃虧。
周四五開始受歐洲央行憂慮經濟不景重啟放水、美股周四再挫200點拖累,港股低開370點,接着中國公布2月份貿易數據遠遜預期,全球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的擔憂愈益加劇;及後傳出內地防範A股場外配資及年內落實制定房地產稅法,恒指最終以接近全日低位28228點收市,跌幅達1.91%;券商、內房及汽車股成重災區。
眼前的股巿累積升幅大,回氣調整十分正常,加上仍然有炒賣熱點出現,證明投機氣氛依然濃厚。金證在港交所入股的消息後不斷創新高,另安踏、港交所、海底撈亦在一片調整中不斷摸頂,反而是一眾防守股比較落後,基於此等現象,暫時我仍然比較傾向相信這個慢升急調整的周期不會太長遠。
2019年至今的恒指回報為9.2%, 投資組合回報10.3%(港股11.56%,A股15.5%,美股3.91%)。有幾隻股票觸碰到或者十分接近止蝕盤的價位,估計下周初如氣氛仍未改善的話,就要強制執行,把今年的風險管理做好。另外,有於組合回報正式超越大巿回報,證明選股的確重要,再加上在這種局部的政策巿中,難以讓全部股票飛舞,所以下星期初也可以在指數ETF中作些調動。
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美仁投資報告 (2019-02-28)
金融板塊帶動大市向上,42只券商股全數升停板,中國式升市的表現真的非常誇張!券商股暴升,往往被國內投資者認為是牛市訊號。內地股巿在2月大幅跑贏港股和美股,單月上升了15%,同期港股上升了2.5%,美股上升了2.9%,今次內地股民撻着了,奈何自己的A股組合缺少了這輪升巿的動力版塊 - 證券和5G,所以縱使組合回報不過不失,幸好在比較高的現金水平下仍能追貼恒指的回報。
A股忽然發力上升,不少香港人的反應可能一味念念有詞:「上帝要你滅亡,必先要你瘋狂。」不會特別探討背後理由,總之心靈有所慰藉便算。過去一年多,資產恐懼症在香港迅速蔓延,畢竟貧富懸殊太厲害,泡沫爆破成為許多人的主觀願望。很多人以為股市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戰場,其實它是可以創造價值的「正和」市場,即使把握不到A股牛市贏得少,但A股牛市會產生連鎖效應,在其他市場的操作也會得益,例如中國消費市場可望水漲船高,海外品牌便有留意價值。
港股氣勢如虹,從低位已經大幅反彈,已經到了半年來的高位,「頂」究竟在哪裏,其實沒有人知道。從來市場的原則是「升市莫估頂」,一些「理智」的投資者,往往心中都有一把「尺」,已預先計算到哪裏是「底」和哪裏是「頂」,但卻通常來說都沒有什麼好的結果,因為市場的走勢,往往並不理性,只是有一個通則,就是順勢而行,才能無往而不利。通過計算出來的「頂」和「底」,往往是海市蜃樓、鏡花水月,並不可以作準。
投資最難是保持勝果,長線累積資產。最常見的死因是貪勝不知輸,在高位時放鬆選股的原則,一心跟隨資金流向投機取巧,到逆轉的時候,往往發覺市場忽然之間沒了深度,不想自我製造死亡漩渦,一時放棄紀律,鑄成大錯。有過經驗,自然要提防重蹈覆轍。自己加入證券股和5G股可能是犯上「貪勝不知輸」,希望保持警愓,利用自己新加的指示燈,股價從上一個高位回落8%即強行執行止蝕,希望可望改善上年没有執行止蝕的看病。投資畢竟不是副業不是娛樂,而是職業高手的較技,體驗到箇中的分別,選股技巧還是值得去磨練。
展望3月的機會,檢視2月現在的市况,只不過是市場開始重回正軌,由極悲觀的看法,漸漸地回到較為理智而已,因此現在看起來,其實也只不過是回到數個月前的價位而已,並不能算是「虛高」。但換句話來說,也並不能說現在是很便宜,要便宜的價位出現,就一定要市場有恐慌,現在市場將會恐慌嗎?恐怕不會如有心入貨的投資者所願了。那投資者就要適應市場的價位,再重新部署,不能再主觀地期望市場可以遷就投資者的願望,這只是一些無謂的奢想,是不切實際的空談。
2019年至今的恒指回報為10.8%, 投資組合回報10.8%(港股13.2%,A股9.8%,美股5.8%)。
A股忽然發力上升,不少香港人的反應可能一味念念有詞:「上帝要你滅亡,必先要你瘋狂。」不會特別探討背後理由,總之心靈有所慰藉便算。過去一年多,資產恐懼症在香港迅速蔓延,畢竟貧富懸殊太厲害,泡沫爆破成為許多人的主觀願望。很多人以為股市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戰場,其實它是可以創造價值的「正和」市場,即使把握不到A股牛市贏得少,但A股牛市會產生連鎖效應,在其他市場的操作也會得益,例如中國消費市場可望水漲船高,海外品牌便有留意價值。
港股氣勢如虹,從低位已經大幅反彈,已經到了半年來的高位,「頂」究竟在哪裏,其實沒有人知道。從來市場的原則是「升市莫估頂」,一些「理智」的投資者,往往心中都有一把「尺」,已預先計算到哪裏是「底」和哪裏是「頂」,但卻通常來說都沒有什麼好的結果,因為市場的走勢,往往並不理性,只是有一個通則,就是順勢而行,才能無往而不利。通過計算出來的「頂」和「底」,往往是海市蜃樓、鏡花水月,並不可以作準。
投資最難是保持勝果,長線累積資產。最常見的死因是貪勝不知輸,在高位時放鬆選股的原則,一心跟隨資金流向投機取巧,到逆轉的時候,往往發覺市場忽然之間沒了深度,不想自我製造死亡漩渦,一時放棄紀律,鑄成大錯。有過經驗,自然要提防重蹈覆轍。自己加入證券股和5G股可能是犯上「貪勝不知輸」,希望保持警愓,利用自己新加的指示燈,股價從上一個高位回落8%即強行執行止蝕,希望可望改善上年没有執行止蝕的看病。投資畢竟不是副業不是娛樂,而是職業高手的較技,體驗到箇中的分別,選股技巧還是值得去磨練。
展望3月的機會,檢視2月現在的市况,只不過是市場開始重回正軌,由極悲觀的看法,漸漸地回到較為理智而已,因此現在看起來,其實也只不過是回到數個月前的價位而已,並不能算是「虛高」。但換句話來說,也並不能說現在是很便宜,要便宜的價位出現,就一定要市場有恐慌,現在市場將會恐慌嗎?恐怕不會如有心入貨的投資者所願了。那投資者就要適應市場的價位,再重新部署,不能再主觀地期望市場可以遷就投資者的願望,這只是一些無謂的奢想,是不切實際的空談。
2019年至今的恒指回報為10.8%, 投資組合回報10.8%(港股13.2%,A股9.8%,美股5.8%)。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