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美仁投資報告(2020-07-01)

股票是創造長遠財富的優質來源。

「十倍股」(Ten bagger)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在特定時間內大升十倍的股票。投資者若想享受十倍股的回報,一般必須持有該股很長時間。「十倍股」一詞最先由傳奇投資大師林治(Peter Lynch)發揚光大,他借用棒球場上的術語「bagger」,該詞原指棒球的壘打得分。

這種公司屬於顛覆行業的殺手,業務模式獨特,在涉足的領域又是稱王稱霸:「這可樂沒有相應的百事作替代品」。

最成功的企業,就是那些足以打破您對估值既有的框架!這些公司的業務都是動力十足,又有高瞻遠矚的管理層,加上競爭對手遙遙落後,造就可持續的發展優勢。這類公司估值都存在溢價,原因是收入和現金流驚人增長。傳奇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過:「以合理價買入優秀公司,勝過以吸引價買入平庸企業。」

理論上說,公司的估值建基於預測將來所有現金流的折現。然而,盈利會受一些會計假設影響,例如折舊等。對於新經濟板塊,許多增長股都是情願錄得虧損,都要將大部分營業利潤拿來再投資業務,資金都變成營運資金和資本支出,推動未來業務發展。如果我們只著眼傳統估值指標,例如市盈率,該指標只依據盈利來評估股票的價值,那麼將白白錯過大量投資優質明星股的機會。

貝佐斯(Jeff Bezos)在2004年股東信中,給投資者上了寶貴一課,他指出留意現金流的重要性: 「我們的終極財務指標,亦是我們長期以來最想推動增長的指標,就是每股自由現金流。」因此,投資者應更加留意收入和自由現金流的增長幅度,而不是所投資公司的盈利。

優秀的企業在跌市時亦不能免疫!股價確實有時會大跌,但之後會回升。股市短期內大幅波動,但長期而言,回報遠大於虧損。應像個企業家,而不是炒出炒入的交易員。不是炒股,而是投資企業,我們看好那些優秀公司的業務模式將改變行業,使世界煥然一新。

根據80/20原則,投資組合中20%贏家將貢獻80%回報。在波動市保持忍耐,只是幾隻股王的爆炸性回報,已可讓投資者滿載而歸。

芒格(Charlie Munger)建議不要浪費時間捕捉平庸機會,而是精挑細選,著眼那些能大幅改善財富的股票。敢於去贏,如果您選中一隻股王,那就想輸都難。多數情況下,王者會一直長勝下去!只有當您投資時看好的因素不再,或者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出現,否則不應沽出股票。


中美脫鈎已成定局,中國從依賴出口轉型倚重內需消費,中產階級不斷擴大,在此長線結構性趨勢下,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時勢下可能出現的一批新股王。

此刻政治較量和經濟數據等利淡消息殺聲震天,中美股市郤牛氣沖天,以氣勢而言,中國更勝一籌。美股由科技主力拉動,傳統股份在疫苗取得進展的消息之下,依然表現平平,反映投資者極之理智,限制了指數升幅,炒股不少巿的現象持續。相反中港大舉反攻,由內房股領軍,拉動內銀、內險也一同參與,配合騰訊及港交所兩大龍頭繼續升勢停不了,絲毫不見資金撤出獲利換馬,不似板塊輪動,反而有全線向好的跡象,市底不錯,似乎投資者對中港股巿的長遠有所改觀。

不少香港人對中資股存在偏見,但近兩三年中資股基金表現相當好,當這批股份價格和業績收入都能持續上升,反過來就再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一個股市要升得勁,一定要由知識型股票帶頭,因為無形資產的升值才有爆炸力,加上近年投資者口味傾斜,資產型股票大升的機會更加渺茫。無形資產的重點,主要是網絡效應、品牌力,以及高端製造附加值。中國網絡效應一早已經證明過,始終有一個龐大的本土市場,而近年中資股可以騰飛,是因為品牌力及高端製造領域終於成形,衍生出一隻又一隻股王,逐漸建立市場信心。

2020年上半年的恒指回報為-13.35%, 2020至今的投資組合回報6.8%(同期恒指回報:-13.35%, 標普回報:-4.02%, A股回報:-2.16%),自2017年起的年化回報率為13.9%。不過因為組合回報曾在3月中的時候離場買樓,錯過了之後的反彈浪,直至四月底才重獲小量資金繼續摶殺,所以回報百分比雖為正數,但因注碼前後大不同,實際金額回報今年仍為負數。一來一去,大巿其實仍然浮浮沈沈,這輸反攻的短暫勝利主要成功原因在於選股:戰線够闊,精兵助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