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股海撈金且戰且走

美國長期國債一升,科技股就彈散,一跌就升凸,有點各國政
府派錢,需要賺緊大錢的BigTech嘅支持的感覺。其實債息只
是眾多左右估值因素之一,公司發展前景一定更加重要,尤其
是債息雖然看升,最終的天花板未必太高。今次新經濟股之所
以跌得勁,感覺主要是炒得太高,一下子修正年初時的暴力升
幅,才形同一次「股災」。在氣氛轉差時曾想清倉冷靜一下,
但又怕反攻急勁,離場難以回頭,於是維持了一個核心組合,
保持有貨在手,即使自己分散投資控制注碼,沿途亦有減倉,
一樣陷入嚴重捱打狀態,中間過程仍有進退兩難的感覺,而且
長期債息看漲的前設和央行放水撐經濟的政策都没有改變。

市況急速變化,是最能理解自己的環境。舉例來說,醫藥股、水泥股和没業績的新經濟股只在核心組合中聊備一格,從經驗中參透出信念不足的問題。每個人和某些股份必定無緣,唯有在逆境之中,才真正體會到信念的強弱。不能虛耗在錯誤的固執,避免輪迴才是上策。另外,在跌市期間,亦可以觀察市場的喜好。

現在的挑戰確實相當大,因為純粹是估值收縮觸發跌市,而且散戶參與度前所未有之高,很難評估市場的情緒,唯有是且戰且走。股市不會永遠直線向上,日日印銀紙無痛發達只是幻象,否則不會有中年人還在乖乖辛苦打工。人性關係,最終投資成功的只是少數,但對比在股市中戰死,平凡庸碌老死更恐怖,一定要撇除收山的念頭,再想辦法一路保命,打好這場無限之戰。

2021至今的投資組合回報-0.4%(同期恒指回報:+5.4%, 標普回報:+5.6%, A股回報:1.4%)。明知道没有一條明確無誤,但又要走下去的投資路,唯有分散少少,減少發夢新經濟股的比重,嚴選有業績支持的消費領袖股,暫時止了上星期的弱勢,暫時的觀察慢升急調整仍是牛巿的表徵,評估核心組合,扣緊安全帶,採用中庸之道用奇兵繼續迎戰。

要做到滴水不漏絕對不可能,心態上要當作是一場籃球賽,不會因為失誤挫折就生無可戀,也不要入了幾球3分波歡喜若狂不可一世,盡量用平常心專注繼續打。明白本身只是凡夫俗子,自己的經歷是投資要有小成不算難,不能太過情緒化及高估自己,只要時間長,小成的複利威力足以改善生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