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 日元一年間由121升至151-->135-->142-->149兌1美元,歐元由0.93升至1.05-->-->0.89-->0.91-->1.05兌1美元,人民幣由6.34升至7.33-->6.96-->7.13-->7.18-->7.30兌換1美元。澳元由1.31升至1.62 -->1.50-->1.52-->1.57, 英鎊由0.76升至-->0.95-->0.80-->0.79-->0.83兌1美元。BITCOIN由48199元一直下跌至15504-->30159-->29145-->27536, ETHE由3579元一直下跌至883-->1844-->1910-->1833-->1666。
債券: 二年美國國債由2.26%一直升至5.08-->3.99-->4.59-->4.90-->5.11%, 十年美元國債由2.31%一直升至4.34-->3.79-->4.17-->4.68%, 三十年美元國債由2.41%一直升至4.43-->3.94-->4.28-->4.79%, 十年英國國債由1.53%一直升至4.63-->3.81-->4.29-->4.50-->4.46%, 十年日本國債由0.16%一直升至0.55-->0.39-->0.63-->0.76%, 十年澳洲國債由2.76%一直升至4.23-->3.39-->3.96-->4.15-->4.58%
股巿: S&P由4637一直下跌至3492-->4124-->4270-->4501-->4288, 上證由3600一直下跌至2863-->3272-->3209-->3289-->3110, 恒指由28000一直下跌至14836-->19627-->19413-->19597-->17261。
能源: 油價由97.48元升至123.68元, 最近又輾轉跌回72.56-->81.8-->89.75, 天然氣由6升至9.9, 最近又輾轉跌回2.5-->2.56-->2.83。
農作物: WHEAT由980元升至1284元, 最近又輾轉跌回635-->615-->660-->633-->563, CORN由730元升至827元, 最近又輾轉跌回583-->607-->510-->495-->485, RICE由16.0元一直上升至18.0-->18.3-->15.96-->15.91元,糖價由19元一直偏弱後反彈至17.2-->24.5-->24.0-->26.35元。
貴金屬: 金價一年間由1900跌回1618-->2015-->1957-->1970-->1838,銀價創新高,由24.5元一直跌至17.4-->24.13-->23.54-->23.62-->21.03元, 銅價由4.6一直跌至3.14-->3.73-->3.75-->3.89-->3.61元。
巿場方向:恒指30天在18944-->17265, 標普30天由4519-->4288。英國通脹10.4-->10.1-->8.7 -->7.9-->6.7%,利率4.25-->4.5-->5.25%--。美國4.98-->4.93-->2.97-->3.67%, LT3.28%,失業率3.5-->3.4-->3.7-->3.6-->3.8%,利率4.83-->5.08 -->5.33%--。
波動比例: 恒指成份股16/80在5天內有升幅, 16/80在20天內有升幅, 13/80在120天內有升幅.
港股陰乾急反彈的走勢特色逐漸成為常態。恒指回升的唯一動力只是挾淡倉,所以升勢通常維持不到3個交易日,就會回復慢慢跌。唔想追貨,造淡又怕繼續挾,䄂手旁觀最正路,人同此心成交更低。不聞不問,一味死守退休三寶就算,依然很可能是最簡單而又有效應對港股的策略。如果認定港股繼續是爛泥,想把握機會造淡,挑選個別板塊會比較合適,科網股巨頭表面估值太低,萬一再挾,仍然可以有頗多空間。相對之下,本地地產股似乎正在炒撤辣預期最值得攻擊,政府保守,傾向維護首次置業者;其次是即使成事,措施亦只是長遠有利,短期幫助極之有限。地產股的核心價值,在資金流轉速度變慢兼且收租前景都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基本走勢呈現向下。
美股方面,短線下跌動力終於減弱,可是債券仍未脫險,不能輕言會回復長期慢牛的走勢。板塊輪動依然是主題,科技股周五在通脹數據後好轉,輪到石油股及銀行股回落。暫時很難判斷市場對於宏觀經濟走向預期的最後定案,似乎較大機會是通脹接近見頂,但高息會維持較長時間終於引致衰退,而油價強勢不外乎供應問題,不能套用在其他商品之上。如此這般的話,就會以科技股表現最好,尤其是今次加上了人工智能概念。
維持一個平衡組合,同時包含科技、石油及銀行三大類別會比較好,以免過度敏感。其實只是最新一組數據觸發這一輪強弱互易,隨時又逆轉,不過就不妨跟風,將主力重新稍為側重於科技股之上,始終長遠潛力較佳,債息上升引起的拋售亦應該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