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中央托巿」的「回購指數」

中央托巿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指數托上去有難度,就推另一些指數來監察大家有否跟從聖旨,手法和早幾年的「房住不炒」下的「三條紅線」差無幾,總之為求達到手段,又怕大家隨意演譯,就開設一些大家都明白的SUB KPI來追蹤「托巿」這個主要KPI的成效。根據上交所、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此前的安排,上證回購指數、中證回購指數、中證回購價值策略指數、中證回購質量策略指數等4條回購指數將於2023年10月17日正式發佈。

1:「做得正確或是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卻並不足夠。你必須比他人更正確...意味你的想法要與別不同。」- 橡樹資本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

Ritholtz認為,即使能預知未來1年的GDP、非農就業數據,也未必有助交易。他以Jane Street Trading為例: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他們準確算出所有州份的選舉結果,比主要電視頻道,更要早好幾分鐘。他們趕在別人之前交易,沽空期貨一夜暴賺3億美元。然而,當市場充分思考選舉結果,預測之後的減稅、和刺激政策,走勢快速逆轉,他們也瞬間由大勝變大敗,虧損為該公司史上最大。

霍華·馬克斯強調第二層思考,不只停留於顯而易見的第一層思考。僅僅弄清發生了甚麼並不足夠;市場像是滿佈鏡子的大廳,每一新訊息,都會引發連串難以預測的反射性、行動和反應。為此作好準備,才有望獲取財富。

2:「要對未來作出更好、更明智的決策,我們建議人們『擁有强烈的觀點,而不盲目堅持』(strong opinions, which are weakly held)。」- 帕羅奧圖未來研究所Bob Johansen

Ritholtz解釋,投資是概率的遊戲,我們必須在不完美訊息下,對未知的未來作決策。因此,無論對經濟、市場、投資組合有何觀點,都得在累積證據表明其為錯誤時,果斷放棄。「强觀點,弱堅持」,意味有能力快速止損、必要時改變原觀點,並永不執著於單一持倉。


沒有留言: